今年12月6日是大雪节气。这个阶段气温骤降,给人们的健康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在这一时期尤为高发。天冷时该如何预防感冒呢?感冒后的耳鼻不适又是怎么一回事儿?近日,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刘玉和教授做客“健康大家谈”直播间,就大雪时节的保暖防病进行介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玉和
天冷为何容易感冒
人体呼吸道一般是指人在呼吸时气流经过的通道。其中,鼻、咽、喉组成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下呼吸道。呼吸道内布满黏膜组织。在常态下,这些黏膜发挥着重要的分泌作用,能够通过表面黏液有效清除上呼吸道内的病原体。
不过,随着气温骤降,冷空气会对黏膜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其局部免疫力减弱,从而为病原体,尤其是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病毒性感冒比较多见。当病毒“盯上”上呼吸道后,就会在人的鼻腔和鼻咽部引发急性鼻炎症状(以流鼻涕、鼻塞为主)。若病毒进一步侵袭咽部,则可能导致咽喉疼痛,甚至继发细菌感染。更严重的是,如气温持续降低,人的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功能会被进一步削弱,使得病原体有机会侵入下呼吸道,引发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是病毒性肺炎。这些病症还可能进一步引发细菌感染,使人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因此,冬季预防感冒尤为重要。
耳鼻受损不容忽视
冷空气刺激或病毒感染都可能引发急性鼻炎,表现为流清鼻涕、鼻塞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加重,还可能引发急性鼻窦炎,使人出现黄鼻涕、嗅觉减退甚至是头痛等症状。长期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炎还可能演变为慢性鼻窦炎,甚至导致鼻息肉等更严重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过敏性鼻炎与感冒导致的鼻部不适的早期症状非常相似。但是,过敏性鼻炎通常与季节或特定过敏原有关,且症状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冬季时,更容易出现呼吸道过敏,也更容易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症状叠加或病情加重。
耳朵因与鼻子通过咽鼓管相连,也可能受到病毒或细菌侵袭,进而让人出现疼痛或闷堵感。
咽鼓管具有调节中耳压力的作用,确保鼓膜两侧气压平衡,使人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当感冒或其他因素导致咽鼓管功能下降、中耳内侧鼓膜持续处于负压状态时,人就会出现耳朵闷堵感和听力下降。此外,病原体还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急性中耳炎或大疱性鼓膜炎,导致耳朵疼痛。持续负压状态还会促使中耳内的组织液渗出,形成中耳积液,甚至引发分泌性中耳炎。
除此之外,病毒本身也可能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特别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更容易感染内耳中的听觉细胞,导致突发性耳聋。
重点人群要及时就医
很多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总觉得感冒是小事,扛一扛就过去了。但实际上,感冒的轻重缓急,以及是否需要就医等,还是很有讲究的。那么,怎么判断感冒病情是否到了需要看医生的地步呢?
一般来说,年轻人感冒(病毒性感冒)后,只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依靠自身抵抗力,1周左右就能康复。老年人和孩子本身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不能“轻视”感冒。老年人容易因感冒引发肺炎,气管支气管炎也可能转变为肺炎;孩子则可能因为病毒感染持续高烧,很快发展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甚至可能因扁桃体化脓导致血尿、蛋白尿,影响机体的整体免疫状态。因此,老年人和孩子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继发气管支气管炎,一定要好好休息,加强营养,并及时治疗。
保暖是冬季预防感冒的关键措施之一。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这两类易感人群,冬季的气道保暖更是不可或缺。佩戴口罩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能让气道远离冷空气和病原体,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冒的发生风险。不过,预防感冒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等。因此,在冬季,大家除了注重保暖,还应采取更多综合措施来有效预防感冒。
延伸阅读
冬季小心这些疾病找上门
前庭神经炎 冬季感冒还会引发前庭神经炎,其典型症状就是严重的眩晕。这是因为病毒侵袭了负责平衡功能的神经——前庭神经。这种眩晕非常厉害,甚至能让人无法站立。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 感冒病毒有时也会损伤耳蜗神经。当这个神经受损时,人就会出现听力下降甚至突发性耳聋。有时,感冒病毒既能影响听力,又会引发前庭功能问题,导致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当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患者要特别注意。
脑血管意外 冬季,人的血压和血液黏稠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血管内容易形成血栓。老年人冬季出现眩晕时,一定要先排除脑血管意外。
偏头痛和面瘫 还有一些人在冬季会出现偏头痛。部分人在偏头痛反复发作后,还出现了眩晕症状。此外,大家还需注意冬季的面瘫问题。面瘫实际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旦出现面瘫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
(本报记者夏海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