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严少卫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重大举措和政策措施,我国人口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坚定不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年终特稿”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盘点、展示2024年全国各地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新亮点。——编者
时间进入12月,一转眼,2024年已临近尾声。这一年,围绕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新政策、新举措陆续出台并实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安排,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出全面部署。
10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4个方面提出了13项一揽子生育支持的举措,为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将蓝图变成现实,将改革进行到底。党中央、国务院的诸多决策为各部门、各地方做好人口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人口工作者鼓足精气神,起而行之、奋楫争先,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提供了遵循。
各部门政策可圈可点
2024年,各部门出台的诸多生育支持政策可圈可点。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多项生育支持政策的推出,不仅是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有力支撑,还是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的重要举措,更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命名100个单位为“2021—2023年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4月26日,全国百家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交流经验。
10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明确普惠托育服务机构范围,分类制定收费管理方式,明确收费标准制定原则,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和完善收费政策评估优化机制。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其中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育服务”。随后,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支持各地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的基础上,解决好场地、设备、师资等条件保障,逐步向下延伸招收2至3岁幼儿。
在住房保障方面,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措施,通过新建、改建、改造、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方式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进一步落实在公租房保障等方面逐步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同时,坚持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帮助解决包含有未成年子女家庭在内的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
国家医保局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助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新生儿年内参保率超过80%,较往年50%左右的水平有大幅提升。此外,为巩固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医保部门还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将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
诸般政策无不表明,各部门正揆时度势,共绘同心圆。
生育支持的政策体系,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多领域共同来合力完成的社会综合性工程。在当前人口生育率偏低的形势下,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国家层面打好“组合拳”,不同部门有引导、有激励、有投入,协同合力推进、不断完善,朝着有利于家庭育儿的方向持续发力。
各地方落实频见真招
2024年,多地在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上拿出贴心实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系统谋划,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细。
梳理2024年的生育支持“账本”,11月25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文件,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将延长婚假。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已有25个省份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可享受30天婚假。河南、黑龙江、宁夏、陕西4省份,新人在主动参与婚前医学检查的条件下,可以获得额外的婚假奖励,其中河南最长共计28天。
11月29日,湖北省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和武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发布《关于多子女家庭购房奖补政策的通知》,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的支持力度。提出,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购买住房的,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可上浮20%,并在贷款套数认定时核减1套。此前,济南、长沙、宁波等多个城市也已出台支持生育多子女家庭合理购房需求的政策,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城市也提高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在福建省厦门市,当地在体制机制上以“三个确保”加强要素保障,系统谋划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成立家庭发展事务中心,全市123名参公人员专人专岗,确保有人办事;财政每年兑现9000余万元用于优生优育、普惠托育,确保有钱办事;出台文件明确,新建小区按每千人10个托位、老旧小区按每千人6个托位规划,确保有地可用。今年,该市出生人口有望迎来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由降转升”,并大概率较去年增加12%。这与当地聚焦百姓所盼所思所想,出台的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息息相关。
今年,常山县将分娩基本免费政策纳入县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降低生育成本。“通过强化生育支持保障、减轻养育负担、推动普惠教育等一系列政策驱动,激励群众的生育意愿。政策实施以来,全县建册孕妇人数同比增长13%。”常山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姚肖忆说。为在全社会倡导积极的婚育观念,常山还充分依托群团力量,以“8090青年宣讲团”为主力,乡镇志愿服务队协同配合,开展新型婚育文化进村社、校园、企业、军营“四进”活动,推进婚俗改革。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家庭,对生育支持政策的需求常常是不一样的。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生育支持政策要起到作用,就应综合施策,在国家整体制度框架下,各地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进一步细化政策,引入多方力量参与,保证政策切实落地。
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2024年,诸多温暖人心的具体举措应声落地,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由于身体原因,山东省滨州市市民陈先生夫妇虽已结婚多年,但陈先生的爱人一直未能怀孕。去医院后,医生建议做试管婴儿,二人打听下来,得知可能要花数万元。由于经济压力,夫妇俩做“试管婴儿”的计划一直停留在想法中。
庆幸的是,今年4月滨州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这个好消息瞬间让陈先生夫妇心里有了底,夫妇二人随即赶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咨询。接受系列治疗后,陈先生的爱人成功怀孕。“花费不到两万元,比原来少了一半还多。”陈先生说。
随着辅助生殖进医保政策在各地落实落地,相关参保人员的生育医疗费用负担得以切实减轻,缓解了有生育意愿家庭“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扰。
聚焦辅助生殖,国家医保局介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剩余4个省份正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今年1至9月累计惠及患者103.13万人次,医保资金支出19.57亿元。
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学者金牛表示,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能使有生育打算的群众获得较好的生育体验,将成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助力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一项战略举措,有利于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布局、厚植人口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人口因素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
展望2025,前路漫漫亦灿灿。更多人在期待,各地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连续、稳定的存量措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更多家庭生育无忧、生活提质、生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