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8350","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生育友好,济南氛围满满","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4-10-18 15:18:13","condition":"来源:中国人口报","thumb": "image/20241024101900_94026.jpg"}
■ 特约记者/吴长远 通讯员/孙栗 李文
生育不仅是个人家事,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着力健全生育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持续完善育儿补贴、生育保险、托育机构补助等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组合拳”,切实激发群众“生”的意愿、解决“育”的难题、减轻“养”的负担,倾力打造生育友好型城市。2023年,济南市获评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2024年4月,该市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名单。
“政策友好”完善生育支持体系
优化生育政策,以战略思维、系统思维抓好优化生育政策的顶层设计,高站位建立强有力的推动落实体系,各级各部门协同发力,是释放生育潜能、提高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坚实基础。
济南市委、市政府把优化生育政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研究调度,并将其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印发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出台18个配套文件,统筹推进住房、医保、教育等6个方面21条措施。市委督查室牵头建立“重点督查、台账管理、季度通报、年度评估”推进机制,确保政策有效落实和持续优化,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2023年,济南市共投入19.79亿元,切实保障育儿补贴、个人所得税减免、托育机构补助等政策落实。
“福利友好”减轻生育养育负担
“济南市政府育儿补贴的发放让我们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育利好政策,非常感谢。”居住在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舜华路街道的居民赵雨蒙,2023年2月生育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养育一对双胞胎孩子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有不小的经济压力,毕竟什么东西都需要买双份,日常使用的奶粉、尿不湿等花费也不小。
2023年1月,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随后,该市又发布育儿补贴相关实施细则。
赵雨蒙这对双胞胎中的第二个孩子属于“一胎二孩”,符合领取二孩育儿补贴条件,可以享受每月600元补贴直至孩子满三周岁。高新区舜华路街道办事处向社区居民广泛发放宣传二孩、三孩育儿补贴政策“明白纸”,社区工作人员也主动联系赵雨蒙提交相关资料。目前,赵雨蒙已收到市政府发放的育儿补贴10200元。
注重利益引导,多渠道提升支持措施的含金量,是有效提振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济南市着力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在山东省率先出台育儿补贴政策,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城乡低保家庭及失业妇女家庭每月加发200元。搭建基于手机自主申报的育儿补贴管理信息系统,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保等部门联动,对申报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发放精准精确。从2023年至今,济南市共发放2.48亿元,惠及4.05万个家庭。持续提高生育保险待遇,实现生育医疗费联网即时结算和生育津贴“免申即享”,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住院分娩医疗费100%报销,居民医保定额支付限额提高到3000元。自今年4月1日以来,将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纳入门诊慢特病范围,累计就诊1.3万人次,医保支出774万元。有效落实生育假期等待遇,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假期待遇,依法保障生育家庭权益。提高二孩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并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8.18亿元,3708个家庭享受公租房实物或补贴保障。
“服务友好”提升优生优育水平
30岁的李女士马上要步入婚姻殿堂,她和未婚夫满怀欣喜来到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检查。在进行生育力评估时,发现她的卵巢功能有所减退,提示其卵巢储备能力下降。这个结果令两人深感担忧。
医生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卵巢功能减退的意义,指出卵巢功能下降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建议李女士不要延缓生育,并向她介绍了多种应对措施。
两人商量后,决定婚后马上要孩子,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生育咨询和健康管理。这个及时的发现可以帮助李女士及早应对潜在的生育问题。目前,李女士已顺利怀孕。
全方位提升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是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济南市连续8年将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0至3岁婴幼儿科学喂养工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优生优育项目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构建覆盖婚前、孕前、孕产期、儿童期的惠民服务链条,为育龄家庭每胎次提供价值近4000元的免费服务。深化儿童健康服务内涵,聚焦缺铁性贫血、近视、孤独症等儿童重点疾病,开展“小铁人”“小瞳人”“小星星”专项行动,建立起筛、诊、治、管、智慧“五位一体”儿童保健服务模式。2023年,济南市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降至2.47%,0至6岁儿童眼保健覆盖率达98.75%,0至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率达98.97%。建强优生优育指导阵地,组织全市49所医院、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建立“济南青春健康联盟”,大力推进青春健康教育。依托“优生优育进万家”“儿保网”等平台和阵地,定期开展优生优育、亲子活动,年受益群众有300余万人。多渠道开展宣传,构建“报、网、端、微、屏”宣传矩阵,通过创作生育友好城市主题曲、推出“泉三娃”卡通IP、发布婚育文化倡议书、举办城市主题灯光秀等形式,着力营造“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生育友好”的浓厚氛围。
“成长友好”优化普惠托育供给
“社区托育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极大的惠民、利民政策,不仅入托费用实惠,政府也在前期进行了筛选,找到了专业靠谱的机构,让我们能够放心把娃送过去。”济南市历下区明湖街道居民王欢的儿子刚刚1岁6个月。平时王欢夫妇工作都比较忙,照顾孩子有心无力,前期都是靠住家阿姨来帮忙带娃。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夫妇俩也想要给孩子找到更专业更高效的照护陪伴。“社区托育机构的出现解决了我们科学带娃的难题。今年6月,我们经过一系列考察沟通,更坚定了送娃入托的想法。园所设施、设备等一应俱全,老师也是在尽心尽责地照顾好每一位孩子。”王欢说。
注重提高系统性、协同性和实效性,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降低养育成本、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济南市明确普惠定位,全面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建设托育设施要求,鼓励街道社区盘活现有场地,提供免费或低租金服务场所,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机构、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努力办群众“送得起”“信得过”“托得好”的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共建成托育机构602家,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9个。落实优惠政策,在减轻托育机构运营负担上持续发力,对符合条件的机构给予5万元运营补助和每孩每月400元收托补助,落实托育机构水电气暖民用价格和税费优惠。打造服务品牌,创建“泉心托”城市托育品牌,在示范托育机构应用“泉心托”品牌和标识系统,实现认证、服务、培训、评价、标识、配套、管理“七个统一”。
“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济南市生育、养育、教育、医保、住房等全方位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2024年上半年,济南市住院分娩活产数达36360人,较去年同期上升5.41%,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下一步,济南市将不断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红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