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孙韧
■ 现代社会的支持体系逐渐完善,很多青年人独自在城市里,也能过上稳定有保障的生活。因此,婚姻和生育的价值,开始倾斜于精神价值与情感体验。
■ 对于当下青年来说,婚和育没有脱钩,人们普遍认为生育要在婚姻框架下进行。实际上,生育决策不是孤立的,它和婚姻观、养育观、教育观、物质消费观紧密相连。
■ 应统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塑婚育友好型社会,加快普惠型婚育服务措施的出台与落实,降低婚育的物质门槛,这对青年群体实现其理想婚育目标尤为重要。
掺杂了就业、工作、养育等压力,又渴望着通过亲密关系的建立,享受婚姻的温馨,青年人似乎走到了一个喧闹路口,复杂的指向牌与不同的声音,不断揪扯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婷做过的一份大学生生育观调查发现,80%的大学生理想状态是生育两个孩子。这一结果很快在网络上发酵,激起千层浪。
“实际上,理想子女数和意愿子女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李婷回应,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他们被画上了等号。大学生处于婚育年龄早期,变动性很大,询问有关生育意愿的结果会存在误差。有意思的是,比较理想子女数与意愿子女数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以映照出大学生现实中面临的生育阻力。对青年人而言,从理想子女数到意愿子女数之间,仿佛存在一扇掩着的门,这是社会层面与个体层面都要面对的复杂境况。
一直以来,李婷都是一位“年轻的学者”——她的调研与研究,很多都围绕青年人展开。近日,记者与她面对面,对家庭与幸福感、单身青年的困境、青年人婚育观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当幸福来敲门,那些内心徘徊的年轻人,是否做好了准备?
爱情是合法的“致幻剂” 当代青年更重视情感
“陪伴孩子一同成长是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孩子的到来能增添整个家族的幸福感”“共同养育子女可以深化夫妻关系,是新的人生起点”,这是李婷在“大学生对不同生育动机的支持程度”调查中,获得支持率最高的三个选项。这些选项均涉及情感意义。
现代社会的支持体系逐渐完善,很多青年人独自在城市里,也能过上稳定且有保障的生活。因此,婚姻和生育的价值,开始倾斜于精神价值与情感体验。
李婷认为,近现代以来,人们才渐渐把婚姻和生育纳入个人主观幸福感的考量。在恋爱方面,大学生更多是希望伴侣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实现同步进步,并增加情感上的经验;在婚姻方面,大学生更希望以此获得情感陪伴和精神寄托。
“在当下年轻人的价值体系中,他们更多地将婚姻、生育与个体幸福感关联,特别是与情感、精神维度的幸福感挂钩。有人说,爱情是当代人合法的‘致幻剂’。从中也可以看到,理想的爱情与婚姻,会给个体带来较高的精神价值。”李婷说。
此外,孩子数量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既随着父母生命周期变化,也随着父母的生命历程发生改变。父母年轻时,孩子通常是家庭在经济和时间上的“负担”;当父母进入中老年时期,孩子对父母的养老支持和精神上的陪伴,使得他们又变成家庭的“财富”。
“孩子数量的多少往往与他们父母晚年的幸福感密切相关。”李婷说,无论孩子是否会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有孩子的父母会在晚年更有安全感,“特别是对女性来说,这一效应更明显”。
初婚年龄推迟 不少单身人士“无计划”
“单身社会”被用以描述“单身人口在大城市里越来越多并逐渐赶超核心家庭数量”的现象。
在世界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在更长的生命周期中,保持着单身。将目光投向我国,李婷表示,初婚年龄的不断推迟,使得社会上单身青年数量不断增长。过去青年人完成学业,脱离原生家庭进入社会,会在短时间内步入婚姻,完成家庭的组建。现阶段的青年人,则很多会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再进行择偶与婚姻的考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男性与女性的初婚年龄分别为29.38岁和27.95岁。同时,20至49岁未婚人口达1.34亿,同年龄组中一人户的数量也迅速扩增,达到5897万户。“尽管社会个体化趋势明显,但我国未进入到单身社会。”李婷说。
“被动单身”与“主动选择”两大情境,存在于当前婚姻领域。不少大龄单身青年是由于婚姻挤压造成的“被动单身”——受限于社会经济地位等,被挤压出了婚姻市场。
“我们也能看到,女性单身青年居住在城市的比例较大,她们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在访谈中,也有一些青年人会标榜自己是单身主义者。”李婷说,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真正的单身主义者是极少数群体。大部分人会觉得是否结婚皆可,但是对婚姻的门槛有较高标准——包括双方精神上的契合、情感价值、社会经济基础等,都是重要考量。
贴有“单身主义者”“不婚主义者”标签的青年人,有很多是处于一种无计划状态。
李婷介绍,这种随波逐流型的青年,他们不以结婚作为人生的一个导向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主动进行社交和相亲,继而无计划地导入单身状态。
生育观不是孤立概念 要塑造青年群体安全感
“生育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一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变化幅度很大。”谈到生育观,李婷介绍,这一概念狭义来说,就是对生育的态度,包括想生几个、什么时候生,以及性别偏好等。她坦言,80%的大学生认为理想情境下生育两个孩子是最好的,“这挺出乎团队的预料”。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各类有关生育观的调查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生女孩。
“对于当下青年来说,婚和育没有脱钩,在观念上普遍认为生育要在婚姻框架下进行。”李婷说,在调查中也显示,大学生群体对婚外生育的认同度,是低于不婚与丁克的。实际上,生育决策不是孤立的,它和婚姻观、养育观、教育观、物质消费观紧密相连。譬如,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对于向下养育有着很强的责任伦理,要实现科学育儿,给予孩子生活支持与情绪关照。中国青年哪怕是最年轻一代,在生育观上也体现着很强的责任感。
近年来,各地积极构建支持家庭生育的制度体系。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同时,促进婴幼儿活动场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婴幼儿照护支持与指导、积极促进优生优育等。
此外,中国计生协推进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项目,为塑造新型婚育文化开垦出了试验田。试点以“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为重点,积极创新探索,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当下,青年群体更加关注自身发展,将婚姻作为成长的里程碑。对此,提升青年群体婚育选择的安全感尤为重要。
“应统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塑婚育友好型社会,加快普惠型婚育服务措施的出台与落实,从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切实缓解家庭的婚育成本。降低婚育的物质门槛,这对青年群体实现其理想婚育目标尤为重要。相关婚育政策的支持不仅有利于帮助他们提升幸福感,还能保障社会公平。”李婷说。
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是孕育家庭幸福最好的温床。构建良好和平稳发展的社会环境、提供更多优质与稳定的就业机会、赋予青年多样化的发展机会,能够促使青年及其家庭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提振青年人的生育意愿。
某种程度上说,社会层面的婚育导向与个体婚育观念之间的磨合,正塑造着新型婚育观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