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8505","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对“儿童骑行热”多些冷思考","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4-10-22 10:37:37","condition":"来源:中国人口报","thumb": ""}
■文/何君(疾控工作者)
有孩子在绿灯亮起那一刻立即加速冲出骑行道,把家长甩到“九霄云外”;也有孩子骑着尺寸比自己小小的身板大出不少的自行车,摇摇晃晃、吃力地蹬着前行;还有孩子和身旁的伙伴玩起了“竞速”……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市晚高峰时段的十字路口观察到的一幕。(《法治日报》)
近年来,骑行运动在各地掀起了新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儿童加入到这项运动中。然而,随着“儿童骑行热”的兴起,一些安全隐患也逐渐浮出水面。不少未满12周岁的儿童在家长陪同下上路骑行,甚至有些孩子骑着尺寸过大的自行车,在人流与车流中摇摇晃晃地前行,令旁观者捏了一把汗。
骑行运动虽然有益健康,但并非所有年龄段的人都适合上路骑行。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允许上路骑行。这一规定是在充分考虑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作出的。未满12周岁的儿童在反应速度、平衡能力和交通安全意识等方面都尚未成熟,上路骑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然而,现实中不少家长对此规定视而不见,甚至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违反交通规则,不仅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也给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了安全威胁。
对此,家长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让孩子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安全骑行、快乐运动。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必须履行好监护责任。一方面,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在孩子骑行时守护好孩子安全,不因对法律法规无知或存有侥幸心理而逾越儿童上路骑行最低年龄限制的法律法规底线。另一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他们明白骑行具有的危险性和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校园、社区等是儿童生活的重要场域。学校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与儿童接触较多的有利条件,定期开展骑行安全知识讲座或交通安全实践活动,让孩子了解骑行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针对一些骑行社团、户外运动组织等机构开展的“亲子骑行营”等活动,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这些活动应该有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如配备安全保障装备、规划安全的骑行路线等。同时,对于活动组织者的资质和经验也应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其能够承担起保障参与者安全的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打造儿童骑行公园等安全的骑行环境,让孩子们在特定的场地内进行骑行练习。这种做法不仅能够确保孩子们的安全,还能够让他们在模拟的城市交通环境中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骑行安全常识,值得点赞。期待各地在借鉴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有创意、有温度、孩子乐意接受的举措,在保障儿童安全的条件下更好地发挥骑行运动促进健康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