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吴霞(媒体人)
一段时间以来,外观炫酷、科技感十足的碳板跑鞋,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生青睐,一些学生甚至将其作为日常鞋来穿。然而,多名医学专家表示,碳板跑鞋会改变或者限制青少年足部的生长发育,因中小学生足部骨骼尚未完全定型,长期穿碳板跑鞋可能会导致足弓塌陷、足底筋膜炎、肌肉萎缩及跟腱炎等不良后果。(《现代快报》)
碳板跑鞋的设计初衷是帮助专业运动员在长跑竞赛中提升表现,其核心技术在于鞋底嵌入的碳纤维板通过刚性结构提供额外推力。这种设计对足部发育成熟的运动员而言是助力,但对骨骼仍在生长的中小学生来说却可能成为负担。医学专家明确指出,长期穿着碳板跑鞋可能导致足弓塌陷、肌肉萎缩等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长期穿碳板跑鞋,看似时尚,实则隐患重重。
令人担忧的是,商业营销正在模糊专业与日常的界限。“中考必备”“体考专用”等宣传语铺天盖地,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保证“日常穿没问题”,电商平台上甚至出现“老师推荐”的虚假宣传。这种营销话术巧妙利用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和青少年的从众心理,将专业装备包装成“万能鞋”。当技术装备的使用场景被无限扩大,“专业”与“适合”之间的界限就被彻底模糊了。
校园里的“碳板跑鞋热”还反映出更深层的社会心理。对青少年而言,碳板跑鞋已超越其功能属性,成为“社交货币”和“身份象征”。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拥有最新款碳板跑鞋意味着跻身“潮人”行列。这种价值观的扭曲不仅助长了攀比之风,更让许多家庭陷入非理性消费的怪圈。
教育领域的功利化倾向也在推波助澜。一些家长将碳板跑鞋视为提升体育成绩的“捷径”,却忽略了日常锻炼的重要性。更荒诞的是,有学生在参加排球、引体向上等项目时也穿着碳板跑鞋,这种使用场景的错配恰恰反映了一些人对体育教育的误解。须知,体育的本质是强身健体,而非装备竞赛。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合力。市场监管部门应当规范运动装备营销话术,严禁夸大宣传;学校可以开展运动装备科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专业装备的适用场景;家长则需要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最重要的是,人们要重建健康的体育观念——真正的运动表现来自持之以恒的锻炼,而非脚上的鞋子。
碳板跑鞋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将它用在错误的场景、错误的对象身上。在追求成绩和潮流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一朴素的道理在运动装备选择上同样适用。让我们还给校园一个健康的运动环境,让孩子们穿上真正适合他们的鞋子,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