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刘小斌 彭清军
在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中,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重要惠民举措。近年来,湖北省广水市卫生健康局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着力破解医与养衔接不畅、供与需结构失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难等堵点难点,用优质服务守护最美“夕阳红”。
实质化运作
打造特色化医养模式
“周大爷,医生给您新开的降压药,我帮您放在床头柜上了。”近日,在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养康养中心,护士准时把常用药送到85岁的周爷爷跟前。
“以前我就怕自己三更半夜身体不舒服,如今在这儿住着,看病、拿药都很方便。”说起自己住的医养康养中心,周爷爷逢人就讲,“这里24小时都有医生护士值班,住在这里,很有安全感。”
为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广水市卫生健康局以市第二人民医院为试点,将原综合楼改造为医养康养中心,设置医养床位66张,配备专业的护理照料团队,采用成熟的照护体系和特色护理,借助神经内科、消化肾病内科、康复科等20个重点专科的优势,根据入住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特点,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24小时照护服务,深受入住老人好评。
保障老年人健康安全,事关百姓福祉。广水市卫生健康局加强与民政部门联动,在村(社区)卫生室与各日间照料中心内,积极开展“医养结合 两室联建”服务提升行动。目前,全市已建立“两室联建”36家,实现资源共享、服务衔接,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咨询、检查服务、疾病诊治、护理服务等,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养老双重服务。
与此同时,该市17家乡镇卫生院与属地39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为养老机构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为其进行生活方式和健康评估,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体检和指导,提供转诊、就诊绿色通道。
精细化服务
满足多样化康养需求
近日,家住广水市李店镇李店社区80多岁的失能老人张奶奶,从上午到下午一直处于昏睡状态,在家采取吸氧等护理措施后仍无改善,家人便向红石聚鑫养老中心医疗服务站求助。接到求助电话后,该中心医疗服务站工作人员迅速派出医护人员赶往老人家中,为老人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
做好老年人康养服务,是重要的民生实事。广水市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9.4万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80.33%。
为便利老年人就医,该市在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院设立了老年病科、老年门诊和老年病床,并开通老年康复绿色通道,确保老年患者的疑难杂症等能得到及时救治。
此外,该市全面启动安宁疗护服务。截至目前,该市已有4家医疗机构启动了安宁疗护服务。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已为6位老人提供了临终关怀服务;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自医养康养中心建立以来,已为8位老人提供了临终关怀服务。
信息化赋能
破解医养结合痛点难点
广水市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大力开展医养结合领域专业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效,广水市每季度及时完善国家医养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内容,不断加强老年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全面掌握老年人健康和养老状况,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目前,该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指导率达78.97%,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79.32%。
广水市不断加快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已向省发改委申报2024年“一老一小”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个。此外,吴店镇卫生院、武胜关镇卫生院、杨寨镇卫生院、郝店镇卫生院、陈巷镇卫生院等医养中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
近年来,广水市积极探索医、护、康、养一体化,养老服务模式从单一的医疗职能,逐步转向以健康管理、医疗、康复、养老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县级综合医院、社会医养机构、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上下联动,有效打通了半径3公里的医养结合“15分钟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