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肖薇
立冬意味着冬季由此开始,人体的阳气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正是休养脏腑的好时机,要顺应规律、敛阴护阳,饮食上讲究清补,多吃温润的食物。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第十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立冬后气温下降明显,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要及时接种流感等疫苗,同时要注意保暖、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保证充足睡眠。对于老年人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人群,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保健尤为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要加强个人防护,日常生活要关注健康状况、遵医嘱用药、均衡营养、适量运动。
冬季进补 因人因时适度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唐旭东表示,立冬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寒冷刺激会导致肌肉关节疼痛,女性可能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调等;还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比如胃疼、肚子疼、肠鸣、大便稀溏,或者影响食欲,食少腹胀等。同时,秋冬季节转换也容易导致一些胃肠道疾病复发或加重,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腹泻。
唐旭东介绍,中医药疗法中的饮食疗法、穴位治疗等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很有特色。比如,脾胃虚弱的人受了风寒感到上腹部不舒服,可以将两三片生姜切丝,加上几枚红枣一起煮水喝,能缓解胃脘部不适。用艾条温灸神阙穴15~20分钟,可以温中散寒,止胀止痛。按揉内关穴可以理气止痛,缓解腹部胀满和恶心等症状。脾虚的人,经常按揉或艾灸足三里,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对于人们常说的“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唐旭东指出,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也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时令主收藏,是调补机体、养精蓄锐、增强体质的好时期,适合进补。但是,冬令进补应遵循因人而异、因时制宜、适度进补3个原则。人的体质不同,在补益方法上应该有所区别;冬季天气比较寒冷,一般考虑一些补气补阳的药物;要缓慢进补,补益也要适度,因为补益过多可能会导致上火,一些滋腻的滋补药还可能引发消化不良。
唐旭东提醒,冬季寒冷,人体阳气内敛,宜采用温补的方法,比如传统中医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就适合冬季食用。当归可补血养血,生姜可温中散寒,羊肉可补益脾肾,如果再加入黄芪或人参,则可增强补气的效果。
特殊人群 予以重点关注
中医常讲“肺为娇脏,邪必先伤”,意为呼吸系统在天气寒冷、空气干燥的时候最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威胁。
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陈文慧强调,有三类人群在冬季更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应予以重点关注。第一类是老年人和儿童;第二类是患有结构性肺病的人群,即患有慢阻肺病、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的人群;第三类是免疫抑制人群,如恶性肿瘤患者、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对于这几类人群,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加强个人防护,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盲目用药。
老年人和儿童免疫力较低,为降低患呼吸道疾病风险,在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注重环境卫生清洁的基础上,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建议,老年人和儿童应参考有关接种程序尽早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减少感染及重症的风险。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老年人和儿童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必须去,应科学佩戴口罩。加强对老年人和儿童的日常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状,应该及时就医,遵医嘱科学安全用药。同时,家庭成员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尽量避免接触家中的老年人和儿童。
随着冬季的到来,人们更倾向于在室内活动,这给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彭质斌强调,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孩子之间接触频繁,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减少疾病的传播。
首先,师生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强化免疫屏障。
其次,加强环境清洁,保持室内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季室外环境气温较低,通风时一定要做好保暖,避免感冒。
最后,加强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等,不提倡带病上课或上班。
慢病管理 及时调整方案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对糖尿病、慢阻肺病、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病情会产生影响。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郭立新指出,冬季相对寒冷,人们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消耗的葡萄糖也随之减少,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加之冬季人们往往摄入过多能量以抵御寒冷,也可能增加体重,进而增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调整治疗方案,注意日常养护呢?针对以上问题,郭立新给出一些建议。
坚持运动。如果不是雨雪天气,鼓励户外运动,并做好防寒保暖。如果户外天气寒冷,可以选择在室内运动。
进补适度。坚持控制饮食,不能因冬季进补导致体重增加,否则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控制难度。
监测血糖。冬季因为运动及户外活动减少,可能出现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应及时做好血糖监测,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及用药情况。
此外,合理休息、均衡膳食对于冬季控制血糖也非常有益。
慢阻肺病患者和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冬季可能出现病情急性加重。陈文慧指出,慢阻肺病患者平常会有咳嗽咳痰、轻度喘息等表现,一旦出现新发感染,病情会出现急性加重,咳嗽咳痰会比平时严重,还可能出现喘息加重、呼吸困难、发烧等情况。支气管扩张患者平常容易咳嗽、咳黄痰,有些患者甚至还会间断少量咯血,一旦出现新发感染,也会出现急性加重,痰量比平常明显增多,咯血也会加重。
有基础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加强日常防控非常重要,陈文慧建议采取三方面措施。第一,避免呼吸道损伤因素,比如吸烟、厨房油烟过多等。第二,在冬季及时接种疫苗。第三,保持营养均衡和适当锻炼。
如果出现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盲目停药。陈文慧指出,临床上经常会接诊一些患者,平常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激素,但是出现疾病急性加重时自行停药,导致了症状的进一步加重。
立冬后虽然天气寒冷,但是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抗寒能力。唐旭东指出,老年人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运动,球类运动、跳操以及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很好的锻炼方法。
唐旭东提示,老年人冬季运动要穿着既保暖又透气的衣服,避免出汗后受凉、感冒。运动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宜在阳光充足、风力较小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如果天气不好,也可以选择室内运动。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重大慢性疾病的人群,要控制运动的强度,运动30~40分钟、达到微微出汗的效果即可,不宜进行高强度运动。冬季路面可能因冰雪变得湿滑,此时,老年人运动应注意防止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