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9393","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消除宫颈癌行动加速","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4-11-28 11:17:28","condition":"来源:中国人口报","thumb": ""}
■ 本报记者/何贤
宫颈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加速消除宫颈癌?保障女性健康”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湖北省等地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完善宫颈癌防治服务体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的经验做法。
湖北:宫颈癌筛查实现全覆盖
定期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措施,湖北省用三年时间,逐步实现城乡适龄女性宫颈癌筛查全覆盖。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陈红辉指出,湖北省从2022年到2024年,为35至64岁适龄妇女进行全覆盖的免费宫颈癌筛查,并且连续三年将其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整体推动的工作机制,确定应筛尽筛、愿筛尽筛的工作原则,强化城乡妇女筛查全覆盖的工作要求。三年来,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5.95亿元,保障筛查项目顺利实施。
“湖北省率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了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宫颈癌筛查路径。”陈红辉表示,目前,群众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就能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采样。医护人员可通过便携式数字化设备,将参加筛查妇女的宫颈细胞学标本经自动化制片染色后,扫描上传到AI大数据云诊断平台,完成细胞病理学诊断,实现筛查全流程的“数字化”。在传统模式下,一位病理医生一天最多能筛查检测100人,但是“数字化”以后,可以提升到数千人,确保筛查的“全覆盖”。此外,为了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湖北省各级质控专家组在人工智能初筛的基础上,对全部阳性和可疑阳性进行复核。据统计,湖北省宫颈癌细胞病理学筛查阳性检出率由传统模式的3%提升到5.6%。
项目实施三年以来,湖北省建立30家县级数字化细胞病理学实验室,为基层培养了一批病理人才。截至2024年9月30日,全省已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934.35万人次,查出阳性人群36.16万人。其中,癌前病变患者8809人,宫颈癌患者1073人,确诊的宫颈癌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筛查出可疑患者之后,如何保障他们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陈红辉指出:“筛查出可疑人群只是工作的第一步,为了保障宫颈癌患者早诊、早治,我们优化了一些工作机制,推动关口前移,为加速消除宫颈癌提供湖北探索。”在早期诊断方面,当前,湖北省在全力推进数字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到2025年底,湖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病理服务将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智慧化和精准化,基层病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疑难病例远程诊断实现常态化,为增强基层宫颈癌早期诊断能力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妇女能就近享受到更便捷、更实惠、更高质量的宫颈癌诊断服务。在早期治疗方面,湖北省针对宫颈癌筛查项目建立详细的信息台账。对筛查阳性人群进行“一对一”督促复诊,加强筛查与后续诊疗的连续性,宫颈癌筛查的早诊率达到90.5%,对确诊患者进行“一对一”规范治疗。
海南:目标人群接种率超90%
从2022年开始,海南省在全国率先行动,将适龄女孩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项目列为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周长强表示,为了把这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办实办好,海南省采取多项措施。
第一是协同联动。在省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在部门层面加强卫生健康、教育、药监、疾控等多部门的协作机制,在工作层面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学校、疾控中心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解决疫苗接种中的环节问题。
第二是广泛的宣传动员。海南省组织专家制定接种的免疫策略和工作方案,卫生健康、教育部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如在学校里开展培训、给家长发放一份《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的知晓率,打消学生和家长的顾虑,提高其接种的积极性、支持度。
第三是加强接种管理和服务保障。海南省采取统一组织、预约登记、集中接种的方式,共确定269家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接种点。教育部门负责对适龄女孩做登记摸底,卫生健康部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确定接种点。接种点积极与学校沟通接种进度,确保适龄女生能够全程接种。另外,在接种过程中,海南省也建立完善了各级HPV接种信息的管理平台,确保疫苗接种能够全过程可追溯。另外,还制定疫苗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接种安全。
“通过各方的努力,2022年至2024年,海南省累计完成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18万人,目标人群接种率超过90%,是全国第一批实现HPV疫苗免费接种全覆盖的省份。”周长强介绍。
山东济南:“五位一体”综合防治
“截至目前,济南市已为10.6万适龄女孩提供免费的接种HPV疫苗服务,目标人群接种覆盖率达到了91.5%。”山东省济南市副市长李国祥介绍,济南市2021年把率先消除宫颈癌作为“健康济南”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先后将为全市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以及为农村和城镇低保、灵活就业、无业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市区财政累计投入达到9000余万元,市政府统筹安排教育、财政、工会、妇联、卫生健康等部门和组织加强协同,构建主动预防、定期筛查、规范诊治、贫困救助、信息管理“五位一体”宫颈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保障项目实施的效果。
李国祥表示,为了提高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意愿,方便群众就近接受服务,济南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全市191个HPV疫苗接种门诊对接273所学校。截至目前,已为10.6万适龄女孩提供免费接种HPV疫苗服务,目标人群接种覆盖率达到91.5%;为67.6万名城乡妇女提供宫颈癌筛查,人群筛查率已经达到60.5%。
依托济南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和“疫苗全程追溯信息系统”,该市搭建宫颈癌综合防治信息平台,打通妇女HPV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和随访等个案信息,在全市95个筛查机构、20个转诊医院和部分女职工查体机构启用,开发HPV疫苗接种和筛查登记小程序,实现预约、查询“网上、掌上”高效办成,切实做到便民利民。
在现实中,部分女性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接受筛查或者没有时间到医疗机构接受筛查,基层如何解决?对此,李国祥介绍了济南市章丘区的经验做法。
据介绍,该区以落实妇幼公卫项目、提升妇幼健康水平为目标,统筹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资源,发挥区妇联和区计生协基层网络优势,成立了以区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的妇幼健康联盟,构建了横到边、竖到底覆盖全区的筛查服务网格,提供“上门服务”“错时服务”“连续服务”,取得很好成效。三年来,章丘区宫颈癌筛查工作共覆盖辖区904个村(居),筛查妇女17万余人,宫颈癌筛查覆盖率达到84.5%,阳性病例筛出率为5%,宫颈癌筛查质量和防治能力得到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