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8416","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仁心仁术 点亮生命之光","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4-10-21 09:35:03","condition":"来源:中国人口报","thumb": ""}
■ 本报记者/牛煜辉
讲述·背景
近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24年3月月度人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护师钱珠萍等10位优秀医务工作者入选。他们中,有上下求索、勇攀医学高峰的学科带头人,有扎根乡土、护佑一方安康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有远赴海外、在异国他乡书写大爱与担当的援外医疗队队员……他们坚守着、奉献着,奋斗着、拼搏着,用仁心仁术点亮患者的生命之光。
坚守 只为群众健康
2022年6月20日,云南省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到求助电话,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患重症肺炎,需从昭通市转送到昆明市接受进一步抢救治疗。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重,急救中心调派经验丰富的长途紧急医疗救援科主任医师朱永福执行此次转运任务。
在摇晃的车厢内,朱永福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多次用吸痰管为患儿吸痰,通畅呼吸道。此次转运往返路程达700公里,经过约10小时的长途跋涉,患儿被安全送至昆明市儿童医院。“看到孩子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作为一名院前急救人员,我感到无比自豪!”朱永福说。
自1992年从事院前急救工作以来,朱永福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现在,作为高年资医师,朱永福在中心“资历深、年龄长”,但他经常主动要求跑长途、保障紧急服务,发挥榜样作用。
每天清晨7时,晨曦的光芒还没有铺满草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防科副科长刁慧君就和同事们一起查看昨天晚上的“战果”——有没有被抓住的旱獭。这是鼠疫防控的重要一环。
1997年4月,刚刚26岁的刁慧君被抽调到鼠防点工作,从此,每年4月到9月,刁慧君都在帕米尔高原长尾旱獭鼠疫疫源地监测点开展人间监测和动物监测,在乌恰县吉根乡萨哈勒草原、乌鲁克恰提乡玉其塔什草原两个鼠防点之间来回穿梭,一干就是20多年。
刁慧君每天早出晚归调查旱獭密度,收集旱獭及旱獭体蚤、小型夜行鼠材料等,进行病原学、血清学的监测,发现动物疫情及时处置,防止传播到人。在离鼠疫病毒最近的地方,用“火眼金睛”,为鼠疫防控筑起一道坚实的壁垒。
同样是在清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中心卫生院主任医师项建明的诊室门口,聚集了一批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20多年前,项建明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扎根基层,成为卫生院首个引进的本科人才。从那时起,他便以患者需求为先,坚守着自己热爱的医疗卫生事业,成为百姓身边的健康守护者。
“项医生看病既细心又耐心,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提起项建明,患者邵奶奶竖起大拇指,“如果没有他,我可能到现在都没法站起来。”此前,邵奶奶做了骨折手术在家休卧半年后,身体依然不见恢复,需要定期到10公里外的医院肌注补钙针,十分不便。项建明得知后,主动提出利用午休时间上门为邵奶奶注射,经过60多天的悉心诊治,邵奶奶重新站了起来。
每当在夜里接到患者的求助电话,项建明总是二话不说立刻赶去诊治。有时到偏远村随访,遇到有些患者看病没带够钱,项建明总是先帮忙垫上,在他看来,村民的用药绝不能耽误。
担当 不辱医者使命
2019年5月的一个傍晚,第33批中国援毛里塔尼亚医疗队队员、黑龙江省眼科医院门诊部主任医师周荣奎刚刚加班完成手术任务回到医疗队驻地,几名毛里塔尼亚当地人焦急地找上门来。耐心沟通后,周荣奎了解到,原来他们的一位家人在干活时伤到了眼睛,当地医生处理不了,但告知他们可以向中国医疗队医生寻求诊治。患者家属没有犹豫,他们带着患者经过2天的长途跋涉,抵达中毛眼科中心。事不宜迟,周荣奎迅速返回眼科中心,为患者进行诊治,保住了患者的眼睛。
由于当地日照时间长,白内障患儿多。周荣奎在向当地医生了解情况后,制定了详细安全的手术方案和流程,利用医院现有条件,在保证治疗效果以及防止并发症和感染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患儿家庭的时间和费用。执行援外任务期间,周荣奎共会诊疑难病例60余人次,完成各类眼科手术1200余台,门诊接诊各类患者万余人次。
辽宁省东港市精神病医院主管护师李桂秋先后从事内科及心理科护理工作,始终用饱满的热情为患者排忧解难。有一次,一位80多岁的老人突发脑出血,入院时神志不清,呕吐呈喷射状,满身都是污物,脸憋得发紫。李桂秋二话不说就冲上前,迅速清除其口鼻处的污物,接着又给老人吸痰、吸氧、输液……
面对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李桂秋更给予充分的关心。一位22岁的年轻女子患有精神分裂疾病。一天早上,患者拒绝进食早饭,将饭菜盘打翻,还把杯子里的水到处乱泼。李桂秋十分耐心地劝导,并告知年轻的同事:“慢慢来,患者需要时间适应。”
作为感染科护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护师钱珠萍承担特殊传染病患者收治、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任务,长期致力于病毒性肝炎患者全程管理。
钱珠萍带领护理团队建立慢性病毒性肝炎全病程管理体系,形成“病房—门诊—家庭”一体化模式。在以患者为服务对象的基础上,钱珠萍还开展面向患者家庭的健康支持项目,帮助家属建立正确认识、提供居家护理措施支持,倡导“一人患病,全家筛查”,提供快速检验、指导后续治疗或免疫接种等服务。
新冠疫情期间,钱珠萍始终值守在病房一线,负责危重症患者分流收治,对近300例肝硬化患者开展电话随访,了解其病情进展情况,让患者及时获取医疗支持。
“当患者告诉我,经过中医药调理后病情好转了,我就感到很开心、很满足。”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巍来说,最好的认可就是患者的康复。李景巍从事临床工作40多年,始终坚持传统中医理论探索和中医诊疗方法实践。周末休息时间,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患者。为了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加班加点已是常态。
李景巍时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仅注意解除患者身体的痛苦,也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时,他坚持在医药费上精打细算,让患者在享受医保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尽可能减轻就医负担。
奋进 勇攀医学高峰
关节炎发病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免疫科主任医师朱平带领团队实现多项突破,建立磁共振成像定量诊断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的标准,开展炎性关节炎内外科综合诊治新模式,让患者“挺直了脊梁”。
从医40余年来,朱平始终坚守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不少患者慕名而来,朱平主动延长门诊时间,认真接待每一名患者。一位重症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朱平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朱平的精心治疗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感激地说:“是朱主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后的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痛苦。经过20多年临床实践,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部肿瘤中心主任医师江跃全创新多项手术技术,有效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2019年,江跃全牵头成立了重庆地区食管癌联盟,并连续举办了12届肺癌、食管癌微创诊疗新进展培训班。谈到举办培训班的初衷,江跃全说,有更多的医生掌握技术,就有更多的患者受益。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江跃全忙碌地穿梭在门诊、病房、手术室,但面对患者,他总是细心耐心。“多问一句话,多看一位患者,也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江跃全说。
如何提高早癌诊断率?在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姚俊看来,应加强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追踪,对有症状者进行检查治疗。
自2011年起,姚俊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与团队踏遍镇江大大小小的乡镇,开展消化道早癌筛查行动。在农村,乡亲们起得早、吃早饭也早,因此每次去农村筛查点,姚俊都是四五点就起床赶路。截至目前,消化道早癌筛查行动累计筛查超15万人次。
姚俊还积极扶持社区建设,仅2022年就协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内镜中心15家,尽最大可能地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