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8211","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蝈蝈","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4-10-17 12:18:03","condition":"来源:中国人口报","thumb": ""}
作者:黎洁
初秋,我来到山里过周末。半夜醒来,室内寂静得很,忽然听到窗外传来阵阵蝈蝈的鸣叫,声音清脆,时高时低,节奏欢快,我顿觉困意全无,竟想起儿时家乡秋天的蝈蝈来。
蝈蝈,在我的故乡被人们视为家族兴旺的吉祥物,尤其是小孩子特喜欢它,亲切地喊它“叫哥哥”。蝈蝈体健貌美,两条秀腿长而有力,弹跳高度是自己身高的数倍。
儿时的乡野,一到秋天,草木茂盛,庄稼疯长。蝈蝈,生于野,坡地、树丛、庄稼地都是它的欢鸣之处。蝈蝈的叫声,跟蟋蟀相近,但更为悠长,似是贮满了浓浓的秋意。
我们那里最常见到的蝈蝈有四种,其中,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有两种:一种是豆蝈蝈(豆翠亮),生长在豆子地里,周身碧绿,腹部淡绿,身体和豆叶颜色浑然一体;另一种是铁蝈蝈(紫头王),生长在刺槐、枣树林里,周身是紫褐色斑纹,雄性蝈蝈的背部有一对翅膀,中间有绿豆大的镜面,双翅摩擦便发出了声音,这声音能传很远。
捉蝈蝈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情。要想捉到蝈蝈,得有一定的技巧,要熟知蝈蝈的习性才行。出发时每人都要带上一个酒瓶盖和一个钉子,来到山上后用钉子在瓶盖上反复刮蹭,所发出的声响和蝈蝈的叫声极相似,用来引诱蝈蝈鸣叫。当诱到一只蝈蝈发出叫声,这时要一边蹭瓶盖一边向它靠近。有的蝈蝈爱叫,几个回合就能找到它;有的蝈蝈不爱叫,要通过多次引诱才能找到它的藏身处。
在去往蝈蝈藏身处时要蹑手蹑脚,不能弄出响声。有时任凭怎样蹭瓶盖它也不叫,这说明它已察觉到有人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蝈蝈有两颗钳子般锋利的牙齿,吃东西时用钳子一夹,食物就碎了,咬人也很厉害。有一次我在刺槐林里抓到一只铁蝈蝈,它不甘被擒,两只锋利的钳子像锥子一样扎进我的拇指肚,疼得我连连甩手,它逃脱了,我的手鲜血淋漓。经历多次捕捉,我有了经验,先掐住蝈蝈头,这就控制住了它的嘴,然后,把它装进事先用高粱秸秆扎好的蝈蝈笼子里。
将捉到的蝈蝈放在手心把玩,也是一件欢乐的事情。蝈蝈晶莹透亮的短翅和草碧色的身体相互映衬,无论从色彩,还是从它的叫声,都让人觉得它就是秋天的精灵。把蝈蝈带回家后,将笼子挂在门口或晾衣绳上。一般一个笼子只宜放一只,因为放两只它们会互相咬。平时给它们喂白菜叶子、胡萝卜都行。将笼子挂在院里的葡萄架下,不用去田野,就能天天听到它们的叫声了。
蝈蝈是有名的“高音歌唱家”。它虽然身陷囹圄,威风丝毫不减,兀自欢快叫着。蝈蝈不怕人,没人理他,它自娱自乐,有人欣赏,则大展歌喉。
时光如水,匆匆流过,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上学、工作……一晃就是几十年,很少再听到蝈蝈鸣唱了。是我整日疲累没有时间欣赏,还是环境的变迁让蝈蝈们失去了生存繁衍的土壤?我不得而知。但想起蝈蝈,就让人回忆起美好的童年。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