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报道揭露了“保税仓发货”保健品背后的假进口黑产链,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些无良商家将国内生产的保健品包装成“进口”产品,做起“出口以后再转内销”的生意,利用消费者对进口保健品的信任进行欺诈销售。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严重扰乱了保健品市场的正常秩序。从其操作手段来看,商家通过境外开公司、买商标,境内生产,“借壳”进入保税仓发货,完成了保健品由“国产”到“进口”的身份转换。而在这一过程中,伴随虚标成分含量、夸大医疗功效等,这些“进口”保健品的价格就翻了几倍。近年来,保健品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甚至被包装成“神药”欺诈消费者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次曝出的保健品通过假进口提高“身价”的情况,无疑对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王少华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