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志华(媒体人)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侦破一起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打掉一个涉及全国28个省份,公司化运营、层级化运作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查封网络平台售假网店22家,涉案金额达1500多万元。经专业机构检测,结果显示报案人网购的“瘦身咖啡”添加了禁药——西布曲明。
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曾被用于治疗肥胖症,通过抑制食欲、增加饱腹感来帮助减少热量摄入。但因被发现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西布曲明在2010年就被我国列为禁药,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如今,这类禁药在互联网上长出了“新毒芽”。在此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网店接单、多地仓储发货、短视频引流、社交软件发展代理商的模式,短短数月便将含有西布曲明的“毒咖啡”销往全国28个省份,令人触目惊心。
相较于传统渠道,利用网络制售减肥禁药的危害更大。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信息的传播范围呈指数级扩张,一条短视频的点击量,就能让数千人成为潜在买家。互联网在宣传与引流方面也独具特色,减肥禁药穿上“网红爆款”“私人定制”的外衣,消费者往往误以为这是新潮产品,进而争相购买。
针对这种情况,打击手段需要更加精准有力。电商、社交、短视频平台需通过关键词筛查、异常交易预警、用户举报通道等途径,主动拦截违法信息。对于利用互联网规模化制售减肥禁药的行为,除了经济处罚,更应通过法律手段加大惩戒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