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报
辽宁省人民医院搭建学科建设深度对话平台
本报讯 (特约记者金瑷瑛 通讯员陈达 代晓微 孙晶晶)近日,辽宁省人民医院举办学科建设重点专项工作推进会第一轮临床医技科室汇报的最后一场。这标志着该院“搭建临床医技科室与职能科室深度对话平台”这一学科建设创新举措的第一轮行动如期收官。
自2024年1月至今,该院共组织召开了74期学科建设重点专项工作会议,即以科室或科系为单位,逐一“亮现状、明目标、摆问题、提需求”,院领导班子现场办公。一年多来,以问题为导向,该院解决了临床医技科室学科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堵点难点问题。
该院党委书记曲鹏强调,开创并运行学科建设专题推进会议这一管理模式,有效实现了五大核心价值,即高效沟通激活管理效能、响应需求提升质量安全、有效督导促进政策落地、人文关怀提升医护满意度、资源互补助力科研合作。
该院院长臧培卓表示,这项“解剖麻雀式”的创新管理模式,不仅使各科室带头人深度梳理了本科室的运行成效、学科建设的未来规划等方面,更促使了其深挖制约学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即评
□孙惠(媒体人)
当前,公立医疗机构医、教、研、防等业务活动,预算、资金、资产、成本管理等经济活动,以及人、财、物、技术等资源配置活动愈加复杂,运行压力逐渐加大,亟须由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管理。辽宁省人民医院搭建“临床医技科室与职能科室深度对话平台”,推动医管融合,为各医疗机构优化管理提供了样本。
职能科室为医疗业务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撑,承担医院运营管理等职责。医疗业务面向患者,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对软硬件配置有要求;运营管理业务关注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的科学配置、精细管理与有效使用,更为关注“节流”。过去,很多医疗机构处于医疗业务与运营管理业务分治、“重医疗管理、轻运营管理”“重资源获取、轻资源配置”的状态。实现两者融合互促,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辽宁省人民医院建设的“临床医技科室与职能科室深度对话平台”,有助于医疗业务、运营管理业务的高效沟通与充分融合。一方面,加深了运营管理部门对于临床医技科室发展瓶颈和需求的了解,使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人、财、物、技术等资源配置上做好支持,帮助临床医技科室化解发展中的难点堵点,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增进了临床医技科室对于职能科室的理解,有助于推进医院政策落实,提升管理效率。此外,医管融合为学科中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该院建立神经外科中心、心血管病治疗中心等,统筹整合学科发展方向、人才使用、医疗服务及科研管理等,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2020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将运营管理与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核心业务活动充分融合。实现医管融合,是我国各医疗机构强化运营管理的必答题,也是深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配套举措。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内部成本控制,需要医管融合、协同推进。当下,各医疗机构应积极探索医管融合形式,通过培育跨学科复合型运营管理人才、建立完善医管融合机制、推进医管数据协同共享等举措,以医管合力提升自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