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DeepSeek等生成式人工智能(AI)应用成了不少中小学生的“作业救星”。除了赶作业,中小学生还可以用AI写征文作品、做PPT、写检讨书……AI的触手已经延伸至教育的多个领域。朱慧卿 绘
小编微评
AI﹢学习,要“善用”而非“滥用”
AI技术日新月异,DeepSeek、豆包等AI应用也受到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很多中小学生将AI应用用于搜索答案、完成作业,将其视为学习的“好帮手”,这无疑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但学生借助AI应用来学习,也引起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担忧:这会不会让学生养成依赖心理,失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是否要让孩子减少对于AI应用的使用?
对待人工智能技术,家长和老师应该持审慎的态度,引导学生善用AI,以AI赋能成长。学校和老师应该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到AI应用生成的答案不是绝对正确的,从简单地依靠AI获取标准答案的思维中跳出来,学会利用AI应用来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老师和家长也要为孩子制定合理的使用规划,谨防孩子过度依赖。
也要看到,AI技术固然提升了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效率,但老师、家长的传统陪伴式教育仍是不可替代的。孩子不仅需要学习上的辅导,还需要情感上的支持与关怀。老师和家长陪伴孩子学习,更便于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帮助其解决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孙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