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春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浙江省温州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80.31万人,占比达22.03%,温州市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面对这一市情,温州市推进“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建设”,探索构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健康照护、安宁疗护、医养结合全链条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完善老年健康工作机制
温州市政府出台老年健康重点联系城市建设方案,明确七大核心建设任务及重点项目清单,高标准设定包括病、养、护、临终关怀等多个环节的老年健康重点指标和阶段性任务。卫生健康、民政、医保、财政等部门积极响应,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老年健康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健康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温州市组建“老年健康专家智库”,推动《安宁疗护哀伤辅导服务规范》获市级地方标准立项,并实施老年健康标准、指南、规范重点项目“揭榜挂帅”,形成了10余项老年健康领域的工作指引,为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温州市健全三级预防体系,着力打造集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照护、安宁疗护于一体的整合型健康服务模式。
在疾病防治方面,温州市打造全省首个老年医学整合医疗中心,通过多学科诊疗团队制订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综合性的医疗、康复、护理服务。2024年,温州市开展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结直肠癌免费筛查工作,分别累计筛查50万人、10万人、33万人。温州市不断加强基层网底建设,建成184个“智慧流动医院”和505个“社区智慧健康站”。
在康复护理方面,温州市建成5家护理院(中心),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床位数达5.5张;深化“互联网﹢护理”服务,面向老年人、康复或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服务超过5万人次。同时,温州市探索成立市域老年护理专科联盟,推动老年护理专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在临终关怀方面,温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医保、科技等部门出台“二十条举措”,推动住院安宁疗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出安宁疗护服务医保按床日付费等支持措施。如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医保床日付费标准增至1000元以上,基层机构达660元以上;市财政支持“生命疗护师”培养计划,按照2万元/人的标准给予经费补助等。
在医养结合方面,温州市深化多元化、个性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成医养结合机构48家,重点满足不宜居家或机构养老的失能、失智、残疾、高龄等老年人的健康照护需求。
构建老年健康友好单元
温州市通过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重点项目和示范样板,提升全社会对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认同度。
在科研创新方面,温州市依托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瓯江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成立市老年健康研究院,聚焦老年眼病防治、创面修复、脑疾病康复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形成具有显著领先优势的老年健康科研成果。
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温州市打造“温州虚拟老年医院”平台,整合电子健康档案、诊疗数据库等资源,实现老年健康服务全流程管理,在县域医共体内实行双向床位预约、多学科诊疗等连续医疗新模式。
温州市还围绕老年医学多学科集群建设、老年心理关爱、慢性病管理等关键领域,打造包括老年健康样板医院、村(社区)、医养综合体等机构在内的6类空间,实现“一县一品牌”“一院一特色”。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