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职员)
“孩子捡回一条命!”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南省益阳市一学生家长反映,一种“死亡游戏”流行于校园。其孩子在玩该“死亡游戏”时突然晕倒,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
据当事人描述,该“死亡游戏”通过让参与者靠墙蹲下深呼吸、憋气后被按胸口,使其快速陷入窒息缺氧状态。该“死亡游戏”又称“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对青少年身体造成的损害不可小觑,轻则会使人出现头痛头晕症状,重则可能使人面临脑损伤、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从青少年心理层面剖析,玩“死亡游戏”,猎奇心理是主因之一。青少年对世界充满探索欲,往往喜欢追求刺激和挑战,高风险活动在他们眼中常带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当周围有人示范这种“死亡游戏”时,他们的风险意识会降低,好奇心会被进一步激发。从众压力也会驱使他们参与游戏,即便内心有恐惧,也会被群体行为所掩盖。这些心理特点让青少年在面对“死亡游戏”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
“死亡游戏”流行于校园,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必须杜绝!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保护他们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安全教育绝不能走过场。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形式,以生动案例、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死亡游戏”的危险性。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刻不容缓。学校需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课余活动,一旦发现危险的苗头,迅速将其消除,让“死亡游戏”失去滋生条件和土壤。
家长也要积极履行监护职责,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察觉他们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当孩子面临危险诱惑时,给予他们正确指引。
此外,老师和家长还应重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更关键的是,要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和抵抗从众心理的能力,使其在面对不良诱导时,有足够的定力与勇气说“不”。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复杂性,也加快了“死亡游戏”的流行。在网络时代,不良信息极易在青少年群体中扩散。社会各界还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治理,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从源头上切断“死亡游戏”蔓延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