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服务进一步下沉至村卫生室,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医保报销服务“村村通”,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村民的获得感。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不仅要让村卫生室能提供医保服务,还要提高村医主动服务和规范服务的积极性。这既需要各地政府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监管手段,更需要相关部门根据现实情况抓好新政落实。
□ 肖建军(媒体人)
近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通知》,要求今年底前医保服务在有条件的地方实现“村村通”。确保党和国家的惠民便民政策更好地落到实处,也须相关部门根据农村地区现实情况,在促进政策转化为农村居民获得感上,进一步细化实施路径。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村卫生室尚未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村民在村卫生室就医时无法享受医保报销的便利。这不仅影响了村民的就医选择和参保积极性,同时也制约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医保服务进一步下沉至村卫生室,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医保报销服务“村村通”,有助于减少村民的就医成本、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提升其参保意识和参保意愿,进一步增强村民的获得感。
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大多数村医和村民对此充满了期待,但也有少数人存在一些顾虑。河北省唐县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认为,部分村医对医保报销政策不是很熟悉,他们担心,如果代垫资金返还不及时,村医就得垫付报销资金。报销程序比较复杂,村医事务性工作也多,可能会导致其怠于走报销程序。
可见,让医保惠民政策充分释放红利,还有一段路要走。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不仅要让村卫生室能提供医保服务,还要提高村医主动服务和规范服务的积极性。这既需要各地政府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监管手段,更需要相关部门根据现实情况抓好新政落实。
首先,压实村卫生室主体责任。医保经办机构要加强对单独纳入定点村卫生室的医保服务的巡查、监管,优化简化报销程序及医保费用审核结算流程,对药品和耗材价格实行价格公示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参保人员身份核验,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及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维护基金安全。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乡镇卫生院要对村卫生室的规范诊疗、合理用药等进行监督指导,保障村卫生室医疗业务规范运行。
其次,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因受医保报销药品用药规定限制,目前村卫生室可报销药品较少,药品配备不齐全。因此,要加快推动村卫生室常见病、多发病用药与乡镇卫生院衔接一致。医保部门应从常用药品的配备入手,完善村卫生室可报销药品目录,充分调动村卫生室配备常用药品的积极性,提升其医药卫生服务能力。
最后,通过持续培训,满足村医所需。目前大部分村医年龄普遍偏大,学历不高,信息化操作、诊疗水平和医保服务能力有限。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对村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医在熟练掌握医保系统操作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服务水平。只有通过持续培训,推动村医实现既懂医疗又懂医保,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