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昏迷半年的“植物人”
■即报
本报讯(通讯员 王奕璇 特约记者 朱广平)近日,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外科采用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成功唤醒一名昏迷半年的“植物人”。
这名36岁的患者半年前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行开颅手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其家人无法接受年轻的生命就此“暂停”,便带着患者来到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就诊。根据昏迷恢复量表评分,患者处于微意识状态,右上肢自主震颤,左侧肢体呈痉挛状态。
经过进一步检查和病例讨论,该院神经外科团队为患者制订详细周密的治疗促醒计划。主诊医生黎天尊为患者进行昏迷促醒手术,即脊髓电刺激植入术。术后,患者的好转速度令人惊喜。
术后第2天,植入物成功开机;术后第3天,患者左侧肢体肌张力明显下降,改良右上肢自主震颤消失;术后1周,患者脱离微意识状态;术后1个月,患者可自主饮食、玩手机、与人交流。目前,患者正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据了解,这名患者是该科近半年来唤醒的第4例“植物人”。该科主任徐伦山介绍,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可在脑干网状激活系统的起始部增强意识冲动,调节大脑供血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改善患者意识水平。该术式还可以调节肌张力和植物神经系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医学创新带来更多希望
■即评
受到损伤的人脑要实现“重启”,的确是一件难事。“植物人”的促醒治疗是一个医学难题,一方面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治疗费用负担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对医学技术和医疗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植物人”能不能苏醒对于患者家属和医生来说,是一个十分揪心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植物人”促醒手术主要包括脑深部电刺激、脊髓电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这些医学技术可为患者提供有效救治。脑芯片、脑机接口、神经干细胞移植……这些医学领域正大力推进的技术创新对促醒“植物人”也将大有裨益。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各界对“植物人”越来越关注。2020年2月,北京市民政局印发的《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工作指引》明确,“植物状态或患有终末期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需长期医疗护理的”,可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享受相关护理补贴政策。今年4月,“凤尾兰植物人关爱基金”启动,主要为“植物人”提供医疗帮扶,帮助解决一些家庭因贫困无法支付医疗费的问题。
“植物人”促醒手术的成功,给相同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希望,也增强了医疗技术研发人员和医务人员持续开展医学技术创新的信心。
(王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