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金福(教师)
日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过程中发现,部分犯罪嫌疑人主动联系相关经营场所,为相关从业人员伪造健康证及体检报告单,甚至还伪造健康证的核验网站。健康证关系着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更是公共卫生防疫中的重要一环。然而,一些人在办理健康证方面动了歪心思,尤其是餐饮行业存在部分从业人员购买、使用假健康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如果餐饮从业者使用假证上岗,一旦患有传染性疾病,势必增加食品安全风险。打击健康证伪造作假行为,需加强源头治理,严把三道关。
严把上岗关。餐饮企业应严格制定并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健康检查,承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责任,严禁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健康证明、严禁聘用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健康证明的人员,招聘时应认真查验被聘用人员的健康证明是否有体检医师签字和医疗机构盖章的纸质证明。
严把监督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对餐饮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严格监管,一旦发现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或健康证伪造作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进行严惩和追责,从而倒逼其遵规守法,严格遵守佩戴证件上岗制度。
严把追溯关。一方面,可推行电子健康证,通过体检环节留底留痕,监管人员可追溯办理过程以及相应责任人,防止健康证伪造作假。另一方面,可通过开设举报电话、不定期抽查等监督方式,防范健康证造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