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读者支持是我们持续办好报纸的动力。从本期开始,本报开设“来信已启”专栏,诚挚期待读者多来信,围绕工作中的努力方向、创新实践以及面临的困惑,分享见闻、谈谈体会。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就来信提出的话题交流观点、沟通思想。来信请发邮箱:jkblxyq@126.com
来信: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街道的邢阿姨在2023年年底因脊椎外伤导致下半身瘫痪,在一家三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医院离家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家人来照护非常不方便。邢阿姨也因无法经常与家人见面而内心忧郁,病情不见好转。当其家人得知家门口的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全科病房并且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时,当即办了转院手续。
邢阿姨的压疮护理难度大,不仅要勤翻身防止压疮受力,还要常清理失禁大便以防感染,最重要的是要每天查看伤口、清创换药。对此,医务人员开展全方位照护。当邢阿姨的家人听说一家三级医院有自制的压疮药水并且效果不错时,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立即为邢阿姨在网上预约挂号并通过医联体转诊平台转诊,还派出“120”救护车全程接送。
怀非凡的爱,办平凡的事,以博爱之心,护佑百姓健康。这就是社区全科人的情怀,我们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书写不平凡的家医故事。
(孙丽娜 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
交流:
看完邢阿姨的就诊故事后,能够感受到你们的辛苦,也能分享到你们的成就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在居民的家门口,通过基层首诊、转诊、运转序贯病房、开展康复训练、落实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让居民的健康更有保障。
你们的努力,转化为了医改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北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28.2%,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变化。推动患者回流基层的力量来自哪里?来自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强基层的政策引导,来自基层医务人员优化服务的辛苦付出,来自开展延时门诊等便民惠民服务、打造专病特色科室、丰富家医签约内容的工作创新。
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一路向前,居民的认可度也持续提升。但在全国层面,“强基层”仍处于解题过程。像邢阿姨一样期待在基层获得优质服务的患者仍有很多。他们的需求是否得到了充分满足,是今后需要继续回答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希望你们做好基层工作的经验能够在更多的地方得到推广,打造基层服务的金字招牌;另一方面,我们也期待,各地将“以基层为重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医改的各项部署准确传达到基层,建立起各方联动有干劲、基层医务人员受鼓舞、居民得实惠的服务闭环。
每一项惠民举措点燃微光,持之以恒终将燃起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