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主任视点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布局完善、能力提升,需要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推动资源“提质扩容下沉”;需要坚持资源整合思维,提高现有医疗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需要改进和丰富家医签约服务内涵,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方艳
国家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要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布局完善、能力提升。贯彻落实国家政策顶层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推出务实举措,重庆市北碚区在改革前行路上,明晰了路径,收获了心得和经验。
落实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下沉”要求,让医疗资源龙头更强、总数更多、分布更均,首要是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大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例如,重庆市北碚区成功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积极争取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落地,拓展布局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新院区。以上4家三甲医院都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25年后,北碚区将拥有6家三甲医院。此外,北碚区还聚焦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建成国家重点学科(专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专科)37个、区级重点学科(专科)18个,公立医院龙头作用持续加强。
老百姓的“看病难”,一个原因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够多、不够近。北碚区将全区分为北碚区组团、发展新区及农村地区三大区域,分门别类制定基层医疗发展策略,由北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统筹,通过强基层、保基本,努力实现“大病不出区、小病在基层、康复回社区”目标,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目前,北碚区形成了“一街道一中心、一镇一院、一村一室”基本格局,构建了“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
坚持资源整合思维,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力量不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密切纵向联系,把上级医疗机构的优质医疗资源引进来、沉下去;也需要强化横向整合,提高现有医疗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针对辖区内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其他部分医院门可罗雀的资源利用矛盾,以及小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缺乏技术力量的现实问题,北碚区出台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暨区域医共体“三通”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出一条“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路径。
一方面,北碚区密切纵向联系,由三甲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在基层开设联合病房,组建胸痛、卒中、慢性病管理等专科联盟,推动建成“看病检查在基层,诊断在三甲”的远程诊疗系统;做实“区聘镇用”工作,把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下派到基层一线,参与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建立起以基层为重点的医防融合工作体系。
另一方面,北碚区强化横向整合,分片区成立5个区域医共体,先后印发医共体建设配套子文件15个,鼓励各医共体单位建立发展“政策池”“资金池”“人才池”,统筹基层设备购置、项目基建、人员使用,以医共体为单位开展整体目标考核,落实远程中心利益分享机制,实行“医通、人通、财通”一体化运行。
这些举措提高了现有医疗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强化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推动了基层老大难问题的解决。
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决定着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最直接感受。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需要持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进和丰富签约服务内涵,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提升家医团队整体服务能力,北碚区采取“3﹢1﹢X”的形式组成家医团队:“3”即1名全科医生、1名护理人员、1名公共卫生医师,“1”即1名指定联络员,“X”包括但不限于“区聘镇用”医师、中医师、药师、学校保健医生、健康管理师、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及社会志愿者等。家庭医生团队对签约居民进行全过程健康管理。截至9月,全区144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群众38.8万人,全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46.3%。
北碚区还通过信息化手段,赋能家医签约服务。北碚区在所有区域医共体牵头单位和1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线“基层医疗云HIS”,实现区域内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形成融合了公共卫生、电子病历等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帮助家庭医生每年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约9万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70%。
(作者系重庆市北碚区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