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0572","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让家庭病床设得住安得稳","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3-09-06 08:51:52","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唐传艳(医生) 今年以来,多地加快推进家庭病床建设。2月,江苏省无锡市印发实施意见,提出到医疗机构就医有困难的部分患者,在家就能“住院”,并由医保报销;6月,浙江省湖州市发布地方标准《城市医联体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用统一标准等方式提升家庭病床服务质量;8月底,河南省举办家...
□唐传艳(医生)

  今年以来,多地加快推进家庭病床建设。2月,江苏省无锡市印发实施意见,提出到医疗机构就医有困难的部分患者,在家就能“住院”,并由医保报销;6月,浙江省湖州市发布地方标准《城市医联体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用统一标准等方式提升家庭病床服务质量;8月底,河南省举办家庭病床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

  家庭病床并非新生事物,但与过去多是医院或社区零星尝试相比,现在家庭病床的推广力度明显加大、速度明显加快、配套政策和标准不断完善。在家庭病床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关键时期,一些瓶颈需要尽快加以突破。

  家庭病床标准缺失的问题,亟待化解。国家层面已经印发多个文件,要求大力推动家庭病床建设,但从普遍性倡导到广泛落地,有待更具体、更规范、更精准的制度设计。特别是,家庭病床服务的内容有很多,每项服务都应该明确标准、规范流程。

  制定好服务标准,才能保障家庭病床服务质量安全。医院里设备多、人员齐,质量控制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尚且还会出现质量问题。医务人员置身居民家中,不仅医疗条件简陋,而且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进一步增加了医疗服务质量把控难度。只有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对服务进行及时评估,才能确保服务质量。此外,社区医生负责家庭病床日常诊疗,但遇到超出其诊疗范围的情况时,大医院的医生如何协作,多方的职责范围怎么划分,以及是否将家庭病床纳入分级诊疗等,都需要明确。

  完善相应配套政策,方能更好释放家庭病床制度的红利。将家庭病床服务项目列入医保报销范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然而,家庭病床分散在家庭,医保基金监管更加困难。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药品与耗材质量、诊疗流程等的日常监管,这需要卫生健康、医保、食药监等多部门的合力。

  家庭病床既是诊疗向家庭的延伸,又是医养结合的重要载体。加快探索步伐,把好服务质量关和管理关,家庭病床就会具备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成为一种解决居民实际困难的惠民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