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 张晓华 通讯员 史尧)近日,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河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四批成果转化发布会上,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的发明专利——“慢性肾脏病血管通路一体化管理体系”完成成果转化,意向转化金额达8000万元。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其血管通路的管理至关重要。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由于感染率低、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花费低,是临床首选的血管通路。针对AVF存在的临床问题,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肾内科副主任张宏涛课题团队在邵凤民教授指导下,联合血液净化、流体力学及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共同研发了适合中国人血管特性的新型内瘘成熟训练仪。
该团队还创新开发内瘘智能监测设备,通过可穿戴式内瘘监测腕带采集内瘘音频资料,并进行实时分析,判断患者内瘘状况,实时上传至云端。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设备将发出蜂鸣报警,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及时处理。
该团队还建立了内瘘音频资料数据库,通过人工智能不断学习和优化内瘘音频—狭窄状态拟合模型,实现了对血管通路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解决了传统人工监测的主观性强、准确率低等问题,为内瘘的一体化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更为有效和经济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