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廖伶艺 王琼 特约记者 朱广平)我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一种特殊的经颅磁刺激模式——间歇性θ节律爆发刺激(iTBS),可调节皮层神经元兴奋性,增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输出并改善其运动功能。这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由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康复医学科高长越教授课题组完成,相关文章日前在国际期刊《中风》上发表。
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发现,将iTBS应用于大脑皮层M1区和小脑,均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小脑iTBS在运动功能恢复上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M1区iTBS。
为进一步明确iTBS刺激不同靶区对大脑皮层兴奋性的影响,课题组评估了干预前后大脑皮层静息运动阈值、皮层静息期和运动诱发电位振幅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与假刺激组相比,M1区和小脑iTBS刺激后,运动诱发电位振幅均显著增大;且干预3周后,M1区iTBS组的运动诱发电位振幅显著高于小脑iTBS组。
研究提示,小脑iTBS是一种有价值的新型治疗工具,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非侵入性、治疗时间短的特点,适合纳入脑卒中患者平衡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