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6215","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医疗价格立项助力“美好生活”","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10-14 09:21:07","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本报记者 吴少杰 日前,国家医保局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第四场“美好生活专场”解读活动,解读妇科、产科、麻醉、康复、体被系统以及美容整形6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医疗价格立项如何助力“美好生活”?活动现场,国家医保局、相关省份医保局以及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本报记者 吴少杰

  日前,国家医保局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第四场“美好生活专场”解读活动,解读妇科、产科、麻醉、康复、体被系统以及美容整形6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医疗价格立项如何助力“美好生活”?活动现场,国家医保局、相关省份医保局以及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回应女性健康新期待

  “妇科、产科类立项指南,体现了生育友好、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的一揽子政策支持。”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技术专班负责人唐菲介绍,例如,产科类立项指南设立“分娩镇痛”价格项目,以促进该技术的广泛应用,达到减轻产妇分娩过程疼痛、提高分娩质量及舒适度、保证孕产安全的目的;设立“导乐分娩”价格项目,通过专业人员的持续陪伴与支持,从生理、心理和信息层面帮助产妇更好地应对分娩;设立“亲情陪产”项目,使产妇在生理最痛苦、心理最脆弱的时刻获得家人的情感支撑。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对妇科、产科类立项指南的制定有深切的体会。“本次立项指南的制定引入了科学透明的医疗机构参与机制,让一线医务人员能够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基于临床实际,我院提出的单独设立‘盆腔检查’价格项目、‘子宫肌瘤切除术’分复杂情形等建议,获国家医保局采纳并纳入指南。”牛晓宇说,对医疗机构而言,立项指南突出价值体现,让医务人员的付出被看见。比如,在进入待产室到第二产程期间,孕妇有时经历数十个小时的生理挑战和心理压力。助产士全程守护孕妇,监测其生命体征,提供生理支持和心理疏导,预测相关风险并提供医疗干预,保障了母婴的安全。产科类立项指南将“产程管理”单独立项,体现了对助产人员高强度劳动的认可。对患者而言,立项指南有助于提升其就医体验。妇科类立项指南首次为卵巢组织冷冻、解冻、移植设立价格项目,将生育力的保存技术纳入价格体系,不仅是对医疗前沿技术的肯定,更是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切实体现。此外,妇科类立项指南新增“盆底功能手法治疗”等个性化价格项目,回应女性健康新期待。

技术劳务价值显性化

  长期以来,麻醉医生都被称为“无影灯下的沉默英雄”,其劳务价值常常得不到应有体现。甘肃省医保局副局长石洋说:“麻醉类立项指南编制的一大亮点是,首次确立麻醉恢复室复苏阶段的服务归属与计价规则,将麻醉服务计价周期从患者术毕出手术室延伸至患者安全转出麻醉恢复室,将麻醉恢复室内的专业技术服务纳入定价体系,正式确认其技术劳务价值。此外,针对高风险、高难度、高人力消耗的麻醉服务,设立加收项,推动技术劳务价值显性化。”

  唐菲介绍,麻醉类立项指南对服务内容进行统一。比如,监测与麻醉是密不可分的,麻醉监测可以及时提示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让医生在手术中及时判断手术风险并处理。麻醉类立项指南将监测纳入麻醉类项目的价格构成,不再单独立项。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常鹏对此深有感触。他说,过去,一台手术从头到尾,麻醉医生脑子里得装两张表单,一张是麻醉记录单,一张是计费单。麻醉类立项指南将基本物耗和监测打包进麻醉费,不管全麻、椎管内麻醉还是神经阻滞麻醉,只要选定麻醉方式,麻醉价格一次生成,医生不用再逐条勾选,彻底从计费中解脱。

守护健康也追求美丽

  今年6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体被系统类和美容整形类两类立项指南。其中,美容整形类立项指南中,一些价格项目兼顾疾病治疗和美容的双重功能,也有一些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美容。

  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医药价格处处长蒋炳镇介绍,我国美容整形市场规模已达3000亿元左右,每年仍有数十万人次出境美容整形,说明国内医美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有必要规范美容整形价格项目,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王永前表示,美容整形类立项指南有4个方面的亮点:

  一是完善技术项目分类,项目名称更规范、兼容性更高。例如,将“面部精雕”“韩式焕颜”等抽象名称规范为“美容治疗费(光/激光)”“美容治疗费(射频)”“美容治疗费(超声)”等通俗表述。

  二是细分整形特点立项,按照需求收费,尊重个性选择。例如,唇部项目单设“红唇整形”“唇珠整形”“人中整形”“口角整形”等,患者可自主按需选择。

  三是增设“减张美容缝合”“切口美容改型”等整形缝合项目,预防瘢痕增生。

  四是体现修复手术价值,肯定医务人员技术投入。例如,在“美容注射费”“填充注射费”基础上增设“溶解注射费”,构建“注射—修复”完整诊疗体系;对部分项目设立“再次手术”加收项,允许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按技术难度自主设项备案,为高难度修复手术提供收费依据。

  据了解,美容整形类立项指南统一设立了101个主项目,后续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新增价格项目。蒋炳镇表示,规范价格项目有助于增加国内美容整形优质服务供给,引导公立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引领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助力构建更加规范、更加透明、更加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