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崔芳)6月21日,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国家标准化冠心病中心腔内影像培训学院第四期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发布的《北京市心血管内科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质控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度,北京市冠心病介入治疗死亡率由2023年的0.10%降至0.01%,达到历史最优水平。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D2W时间(患者进入医院大门到导丝通过病变血管的时间)中位数为57分钟,较2022年缩短10分钟;D2W时间≤90分钟的比例达94.9%,较2022年提升10.8个百分点。
北京市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马长生指出,自2023年牵头开展北京市心血管内科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工作以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全市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提升。2024年度北京市心梗患者救治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北京市胸痛中心建设的持续推进,以及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高效衔接。
在北京市胸痛中心的推动下,北京市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覆盖65家医疗机构。该中心定期组织专家针对薄弱区县和诊疗救治环节开展专项质控,推动多家医院优化抢救流程。此外,该中心搭建介入数据填报与管理平台,通过开展数据上报、汇总分析、反馈、改进追踪,对全市所有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医院进行全流程管理。
马长生表示,该中心将以实现心血管疾病诊疗的均质化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联合各级医疗机构重点推进专项培训与督导,优化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推广信息化质控工具,持续提升北京市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
此次会议由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心脏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