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姚常房)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日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会议的一个共识是,日间医疗快速发展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关键核心,须常抓不懈。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于2025年3月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分析情况通报》显示,全国83.27%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较2022年提升3.70个百分点,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为16.40%,较2022年提升2.23个百分点,医院开展日间医疗服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王凯指出,我国日间医疗不仅实现了量的较大增长,其质量与服务也在不断提升,就医舒适化程度增加,正朝着规范化及精细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同质化发展待提升、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待健全等多方面挑战。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评审评价研究部副主任孙辉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省级日间医疗质控中心11个、地市级日间医疗质控中心48个。不少医疗机构也探索出了日间医疗提质增效的好举措,比如科学推进快速康复、智慧数据平台管理、智慧化赋能等。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先夺介绍,天津市成立了市日间医疗质量促进中心和市日间医疗质控中心,在开展各类规范化培训同时,积极探索与临床类市级质控中心的协同工作模式。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冰介绍,该省2016年启动首批日间手术试点,在全国较早成立省级日间手术质控中心,实行省级专家片区负责制。目前,全省18个市(州)均已成立市级日间手术质控中心。
针对日间医疗的规范化发展,刘先夺建议,落实分级诊疗政策,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日间医疗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做好资源调配。医疗机构应结合手术质量安全相关指标数据监测情况,查找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及薄弱环节,追根溯源,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持续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