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程鹏程 特约记者 束苏雪)近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升级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细化“五提升六强化”目标任务,为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质升级提供遵循。
《实施意见》明确,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质效上实现“五个提升”,即到2027年,实现牵头医院综合能力、县域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有序就医格局、医保基金使用效能、县域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实施意见》提出,推进“六个强化”重点任务落实,即强化政府主导,健全推进机制,优化建设布局,落实管理自主权,加强绩效考评;强化利益共享,完善医保基金总额付费机制,建立慢性病医保基金按人头付费机制,完善公共卫生资金打包机制,完善结余留用与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强化一体贯通,完善内部决策机制,夯实人财物一体化管理,促进县乡村一体和城县联动,推进慢性病患者取药报销下沉村卫生室,加强内部绩效考评;强化能力提升,提升县级综合服务能力和基层服务能力,加强县域资源共享;强化服务协同,建立会诊转诊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三合”机制,提升同质化管理水平,加强药品安全管理;强化政策赋能,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力度,优化编制和薪酬管理,加强医保政策协同。
根据《实施意见》,相关工作要健全管理体制,推广金寨等地做法,推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建设。完善包干机制,推广濉溪等地做法,实行医保基金包干与DRG/DIP支付双预算、门诊慢性病“小包干”;探索将县域内城镇职工医保纳入总额预付管理。完善运行管理,加强乡镇卫生院班子管理,实行医共体内岗位统筹、人员合理流动。加快资源整合,打造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资源共享“五大中心”。优化供给方式,推广濉溪等地做法,建立县乡两级会诊转诊服务中心。
《实施意见》提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具体包括:强化医防融合,借鉴福建三明做法,探索“两师、两中心”健康与疾病管理、“三师一患”慢性病管理模式;推进医养结合,依托乡镇卫生院为失能、半失能等需要长期护理的人员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深化中西医结合,开展中西医协同的多学科诊疗。
《实施意见》提出,健全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县域医共体开展年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行动态分类管理。
目前,安徽省共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25个,实现59个县(市)全覆盖,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接近80%,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