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少杰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河河水潺潺流淌,越过长征大桥,沿着盘古大道一路向南,便流经于都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所在区域。近日,一场特殊的活动在该院区门诊大楼里举行。
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刘益鸣副主任医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手中接过巡回医疗队队旗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标志着2025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赴赣州市开展的国家巡回医疗工作启动。
“感谢你们记挂着老区群众”
作为启动仪式的一部分,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近20名专家开展了现场义诊。一大早,于都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大厅里就异常热闹,不少患者早早来到这里,在诊台前排着队翘首以待。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健诊台前的队伍最长。
今年50多岁的温先生来自于都县梓山镇,长期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曾在于都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长期服药。最近一段时间,温先生感觉头晕、心悸、四肢无力,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刘健仔细询问温先生此前的治疗方案,又为其测量了血压。
“你的理想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到130/80毫米汞柱,但现在是170/100毫米汞柱,太高了!平时都用哪些药?”得知温先生的用药情况后,刘健立刻找到了原因。“这个治疗高血压的氯沙坦钾,每天早晚空腹各服用1片,原来一天吃1片或半片是不够的,要先把血压降下来。阿托伐他汀每晚睡前服用1片,治疗心绞痛的药不用吃,血压降下来后头晕的症状就消失了。”刘健拿着温先生带来的3种药,逐一告诉他服用方法和剂量。
“谢谢刘医生,本来我还想再到医院复查一下,幸好遇到了您。”得知只需调整用药就可以改善症状后,温先生高兴地说。
义诊现场,这样的情景还有很多。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看完医生后,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握着医生的手说:“感谢你们记挂着我们老区群众!”
“这是患者对医生最大的认可”
部分基层群众缺乏医学知识,有时候不知道挂什么科,便一股脑跑到疼痛科寻求帮助,因此刘益鸣的诊台前也排满了患者。
刚结束对上一名患者的诊治并做完记录后,刘益鸣一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束美丽的鲜花。“刘大夫,您还记得我吗?我听说您再次来到于都,专门过来感谢您的!”手捧鲜花的刘女士说。
刘益鸣看着熟悉的脸庞,也感到非常欣喜。“我记得你,现在身体都好了吗?”“已经彻底好了,您当初的一句话救了我一命,这是对我一辈子的恩情!”说着,刘女士将一面印着“妙手驱病痛义诊暖人心”的鲜红锦旗送到刘益鸣手中。刘益鸣郑重地接过锦旗,由衷地感慨道:“这是患者对我们医生最大的认可!”
记者采访得知,2018年,刘益鸣在于都县人民医院驻点帮扶。当时,刘女士带着母亲找刘益鸣看病。刘女士患有乳腺原位癌,在别的医院就诊时接诊医生给予了观察3个月的建议,但她心里忐忑,便借着带母亲看病的机会向刘益鸣咨询。虽然并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但刘益鸣还是认真地跟她说:“你这个病比较危险,不能再拖了。”听了刘益鸣的建议,刘女士决定立刻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刘益鸣帮她联系了医院的乳腺科。经过检查和手术治疗,刘女士彻底摆脱了病魔的困扰。
当时接诊的乳腺科医生说,幸亏来得早,如果拖上3个月,可能就转化为恶性肿瘤了。“刘医生不光是我的恩人,更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刘女士激动地说。
“我们早已和于都人民心连心”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专家来说,于都并不陌生。早在2015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便响应国家号召,对于都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支援,通过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多维度帮扶,使于都县人民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9月,于都县人民医院获评三级甲等医院,还在全省率先建成县、乡、村一体化的县域审方中心。
于都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谢起理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累计选派25批次132名学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开展驻点帮扶,开展示教手术1900余台、教学查房3200余次、疑难病例讨论1400余次。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支持下,于都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已独立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近40例,危重症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还开展了房颤射频消融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新技术100余项,填补了县域技术空白。
10年帮扶,情深似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早已和于都县人民医院建立起深厚的情谊。正如帮扶专家所说:“我们早已和于都人民心连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徐帅主治医师是第一次来到于都,但在这里却有老朋友,于都县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黄朝阳主治医师曾在他们科室进修过1年多的时间。此次老朋友再次见面,彼此都分外高兴。
义诊结束后,徐帅到该院脊柱外科病房查房。一名50多岁的患者从果树上摔落,造成无骨折脱位颈椎损伤。徐帅仔细检查了患者的恢复情况,询问了治疗方案。“医院的诊断非常正确,救治也非常及时,治疗方案也十分科学。即使在我们医院,也无法做到更好了。”徐帅说,此次巡回医疗结束后,他还要留下来驻点帮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探索开设相关门诊,希望尽自己所能为于都县卫生健康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张银丽主治医师也是第一次来于都,同时也是科室里第6名到此帮扶的专家。“说是帮扶,其实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基层医院虽然病例不多,但病种齐全。其中相当一部分疑难病例需要明确诊断,甚至还有一些非常少见的病例,对我们也是一种挑战。”张银丽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已经与于都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建立远程帮扶模式,遇到疑难病例可以及时进行远程会诊或安排转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赵翔宇介绍,此次巡回医疗将覆盖于都、全南、定南3个县。在前期深入沟通、精准调查3个县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医院组建了由临床科室主任、行政骨干和高年资医师构成的复合型团队。医疗队不仅要“看病”,更要“育人”,通过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疑难病例讨论、系列培训及强化远程协作等方式,着力为当地培养人才、传授技术、带动学科,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