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 薛玉梅
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呈快速增长趋势,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高,多病共存情况普遍,终末期疾病诊治疑难复杂,老年健康服务面临不小挑战。历经50余年发展,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已建设成为国家老年医学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广东分中心、广东省老年医学中心、广东省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为华南地区集临床治疗、保健和科研于一体的有较大影响力的老年医学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承担起推动建设区域老年医学高地、引领区域老年医学发展的历史重任。
聚焦老年疑难复杂共病
加强专科核心能力建设
在衰老的基础上,老年人常常同时合并多种疾病,跌倒、认知功能下降、尿失禁、谵妄、营养不良、衰弱等因素,均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状态造成影响,多种因素相互叠加,造成了老年人特有的老年综合征或老年共病问题。针对老年人多病共存的问题,单一专科往往不能独立处理,患者普遍面临不知如何就医的困境。针对上述情况,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集合优势专科资源,推动成立老年多学科共病门诊,为老年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解决老年人一体多病、多重用药等复杂问题,提高老年人就医质量、生活质量。
作为老年专科核心能力,老年综合评估是一种多维度、多学科的评估,有利于识别老年人潜在的健康风险,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和干预方案,促进提升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及社会对老年人的支持,最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结局。但是,目前老年综合评估在多数医疗机构内并没有常态化开展。
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是一所综合性较强的医教研一体化机构,诊疗内容涵盖老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领域。为提高老年医学核心技能水平,研究所开展了多轮老年综合评估培训工作,覆盖老年医学科、康复科、护理部等科室部门,强化跨学科协同合作,显著提升临床决策效率。培训成果不仅惠及院区老年患者,更通过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为区域医疗机构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提供技术范本,助力构建规范化老年健康服务网络。
聚焦老年医学薄弱环节
提升区域临床研究水平
老年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科,研究体系有其固有的复杂性,比如强调功能评估、提倡多学科合作、非药物干预比例高等。目前,老年医学学科发展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样本多样性不足、纵向研究缺乏、跨学科整合程度不够、评估工具未实现标准化、数据收集方法落后等。
为提升区域老年疾病临床研究水平,促进老年医学学科体系发展,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聚焦老年人群重大疾病防治需求,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推动成立广东省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目前,广东省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已与省内21个地市建立协同创新网络,并陆续开展系列临床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推动研发智慧医养康一体化技术体系,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数字孪生健康管理等前沿技术,构建覆盖“预防—诊疗—康复”的全周期数字化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积累的600万条老年疾病临床数据,可绘制区域疾病谱系图谱,支撑精准医学研究与公共卫生决策。
加强和完善老年医学专科门诊、住院病房及重症监护单元的建设,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广东省人民医院新院区计划建设“标准化老年综合管理示范基地”,包括老年综合评估中心、老年专科门诊、老年多学科门诊、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综合病房、老年专科病房(内科系统)、老年重症病房等,配套建设基础设施,配置高端医疗设备。
构建数智化防控网络
实现科研与临床双向赋能
在未来布局方面,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将建设高水准的科研创新和转化平台,进一步完善衰老与疾病实验室建设,开展老年医学临床研究及老年药物临床试验;建立老年疾病生物样本库与临床研究队列;开展心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等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破解老年疾病“早防早筛早治”关键技术。此外,搭建“医—工—企”协同创新平台,健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加速智能辅具、老年专用药物等研发与应用,引领老年医学科技突破,实现科研与临床双向赋能。
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将依托区域医疗数据资源,建设区域老年医学大数据平台,绘制老年疾病谱系图谱,开发健康风险预测模型,为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打造覆盖“筛查—评估—诊疗—康复—护理—随访”的全生命周期智慧医养康服务体系,并建立智慧医养康一体化服务技术应用与推广示范基地。通过5G远程医疗、人工智能家庭医生等技术,实现优质资源跨区域下沉,构建“三甲医院—社区—家庭”无缝衔接的医养康结合新范式。
此外,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将联合疾控部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部门、高校等开展医防融合系统研究,成立医防融合研发与实践中心,构建数智化老年共病防控网络。构建粤港澳老年疾病多源异构共病专题数据库,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共病预后预测模型及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解析疾病负担与危险因素趋势,开展基于社区的老年共病个性化健康管理及干预效果评估,制定老年共病规范化管理循证实践方案,定期发布区域老年重大疾病防治蓝皮书等。在智慧医养康一体化管理体系下,试点“人工智能﹢主动健康管理”模式,通过可穿戴设备等实时监测高危人群,推动疾病防控关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