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医生赛减重
“叮铃、叮铃……”早晨5点半,闹钟响了。2024年8月26日,参加河北省衡水市健康减重大赛的第一天,我特意设置了闹钟,早早起床进行锻炼。此前,因为日常疏于规范管理体重,我也逐渐出现了血压、血糖偏高的情况;恰在此时,全市健康减重大赛举办,在卫生院的组织下,我果断报名参加了大赛,在对群众开展健康管理的同时,也开始对自己进行体重管理。
参赛的几个月时间里,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最开始的起床困难,到现在的起床不需要闹钟,起床后先喝一杯温开水,然后开始拉伸身体,做好热身并开始运动;调整日常饮食结构,自己动手制作简单有营养的减脂餐,少吃油炸食品,晚上控制进食量。通过参赛期间的运动及饮食管理,我的血糖、血压均恢复正常,每天的精力都很充沛。
青罕镇卫生院组织相关医务人员参加全市健康减重大赛。为了方便交流减重心得、分享彼此的减重体验,卫生院组建“健康减重大赛青罕赛区”微信群,队员们每天早晨在群里分享运动打卡情况及食谱;每天完成运动打卡后,我作为青罕赛区的小队长,会将团队整体情况发至故城县健康减重大赛工作群;每周一早晨,各个队员上传体重和腰围,对比相关指标的变化。
2024年12月初,青罕镇卫生院参赛团队平均每人减重5千克左右。在健康减重道路上,我们经历了挑战和困难,最终收获了健康和自信。回顾这一段旅程,我深刻体会到减重不仅是体重减轻的过程,更是坚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认识的过程,也为今后为群众开展健康管理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青罕镇卫生院 曾丽丽)
河北省衡水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高卫红
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降低重大慢性病的发生率及其危害,河北省衡水市于2024年8月启动以“‘衡’健康共享‘瘦’”为主题的健康减重大赛。大赛期间,衡水市广泛动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成为强化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的重要举措。
以赛赋能,坚持统筹谋划“一盘棋”
衡水市成立健康减重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衡水市健康减重大赛实施方案》,市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了解减重大赛工作进度,研究部署相关措施,及时解决困难问题,确保大赛高效有序开展。
市、县两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明确主管领导,建立联络人制度。衡水市疾控中心发挥专业机构指导作用,对县级赛事组织人员开展赛前培训,并全程负责赛事技术支持。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召开健康减重大赛动员会,配备专职健康指导员110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健康指导;对参赛人员采取分队管理的方式,设置小队长125名、建立微信群82个。
本次大赛分为组织发动、招募报名、百日竞赛、赛后体测和数据统计5个阶段进行。衡水市共设置22个体测点,对报名人员身高、体重、腰围、体脂、血压等项目进行赛前体测和赛后体测,确保比赛公平规范。
参赛人员招募分为成人组和儿童组。成人组是在全市18~60岁人群中选取体重指数(BMI)超过24的人员参赛,共招募参赛人员5375人,其中,BMI在24至28之间的有3260人,BMI≥28的有2115人;儿童组招募参赛人员1709人。
衡水市开发“健康减重”微信小程序,实现参赛人员信息化管理。参赛人员可通过小程序进行线上报名、运动打卡、查看积分排名、记录体重数据、分享减重心得等,同时,获取减重期间饮食管理、运动指导原则等科普资料,促进体重管理日常化、便利化、规范化。
大赛设置了“健康减重达人”“健康成长小达人”以及优秀团队、优秀健康指导员等奖项,采取积分制进行评比。成人组凭借日常打卡获取得分(每天适量运动并上传运动结果得1分、每周测量体重和腰围并上传数据得10分、每周分享个人健康生活方式原创内容得5分),比赛结束后进行体测,与赛前数据进行对比,按BMI、体脂率下降幅度进行赋分。儿童组每周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体育锻炼、营养饮食等健康生活内容2次得10分。
以赛促管,打造体重管理“一张网”
衡水市以“健康减重大赛”为切口,对标“体重管理年”活动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居民体重管理意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市疾控中心通过小程序发布通知公告,对常见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为发挥基层医务人员“健康守门人”在体重管理方面的作用,衡水市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体重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对居民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结合大赛要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体重管理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度结合,将普及体重管理健康知识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及时向居民提供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做好0~6岁儿童科学喂养(营养膳食)、身高体重监测,对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进行原因分析,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指导老年人选择适口餐食、坚持适当运动、维持适宜体重,定期测量老年人体重、身高、腰围和基本运动功能等指标,开展体重管理综合干预指导,预防肌肉减少及肥胖,减缓机能衰退速度。
“管”好体重,也是“管”好个人的健康预期。下一步,衡水市将以此次大赛为开端,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活动落地见效,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打造覆盖“孕产妇、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老年人”生命全周期和“家庭、社区、单位、就读、就医、运动、出行”生活全场景的健康生活方式支持性环境,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