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芳
亚热带温和湿润的气候、近2000米的海拔高差,形成了重庆市南川区秀丽的自然风光,也造就了这里多样的生物群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的“山川之灵、草木之华,皆可入药”在南川得到生动体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令南川远近闻名,南川人也以“风过南川闻药香”而自豪。
今年4月,南川区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开始了让中医药飘香更浓、更远的探索。近日,随着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市中医药局、南川区政府主办的2024年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走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站)主题活动在南川展开,这里再次“药香四溢”。
饭香花草香
飘向大健康
山间野风吹拂。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位于南川区金佛山北麓的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略带清甜的空气在打开车门的瞬间直达口鼻。
“南川是国内著名的药用植物资源‘基因库’、川产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药用植物品种约占重庆市的77%、全国的38%。”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科普专家任明波讲解道,脚下方圆1300平方公里的金佛山被誉为“中华药库”,现已查明有中药资源4967种。
在金佛山,中药香是以各种不同的“样貌”呈现的。
“首先肯定是我们的药用植物园。”在任明波的带领下,记者先来到名为本草苑的智能温室。在金佛山特色药用植物展示区,似乎每种药材在南川都有配套俗语。
看到可治疗咽喉肿痛、胃痛、牙痛的胡豆莲,南川人会说“家有胡豆莲,保你一家好过年”;发现可用于毒蛇咬伤的朱砂莲,南川人会说“身揣朱砂莲,可以同蛇眠”;采得对慢性心脏病有疗效的回心草,南川人会说“寻得金山回心草,不怕心脏病不好”……
在组培炼苗区,铁皮石斛、南川木波罗、淫羊藿、崖柏、荷叶铁线蕨、山银花等药用植物的幼苗正在繁育;在南药区,云香、海南黄花梨、沉香等香气悠远。
在室外部分,根据种类和生长习性不同,各种药用植物被划分为乔木区、灌木区、藤本区、多年生区、一年生区、水生区、石生区等,每株植物都被精心照料着。在专门开辟的芳香类药用植物区里,薄荷、小茴香、紫苏、藿香郁郁葱葱。“来参观、研学的游客、学生如果想体验,就可以在这里摘点闻一闻、尝一尝。”任明波说。
走出药用植物园,远远可见一座古香古色的小楼。小楼大门正上方写着“药膳体验馆”的匾额,以及两侧的对联“芍药山药乌药药盈柜,降香木香藿香香满堂”,揭晓了另一种药香。前不久,这里刚刚举办了中医药膳师烹饪技能培训班,来自重庆市内外近50名学员报名学习,掌握了“凤鸣东街”“别院牛斗”“大有二白包”“胖大海桃胶炖雪梨”等一系列药膳的烹饪技巧。
“中医药主张‘药食同源’,中医食疗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明波说,对药膳养生感兴趣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就地取材,在老师的指导下既了解中医理论又学习药膳制作,成为中医药膳师;也可以通过该所专门开设的微信公众号,掌握居家即可操作的食疗方法,为家人带来应季的健康餐饮。
如今,南川已成功获批全国首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之一,建成环金佛山178公里中医药健康旅游及中医药研学等多条中医药旅游精品路线。沿着这些线路,游客可以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文化展示馆,体验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如温泉药浴、药膳制作等。金佛山的药香,不但为南川人所熟知,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
老幼用本草
告别亚健康
在南川,药香不但遍布金佛山,还贯穿居民的全生命周期,塑造着从孩子到老年人的健康生活。
“2024年7月,南川区入选国家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医药干预试点地区。我们探索通过中医药,做好青少年肥胖的防、治、管。”南川区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杜燕说,该院治未病科除组建公益宣讲教培队,编制体重控制食疗方、八段锦教学视频等体重管理科普教程,全周期监测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外,还跟学校膳食委员会合作,根据学生饮食情况及规律探索形成中小学生推荐食谱;该院开设治未病科、儿科、针灸科、康复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参与的青少年减肥门诊,逐渐形成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中医诊疗模式。
“南川地处西南,居民主要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肉类以禽畜肉为主,口味重,大多喜辣、麻、酸。”杜燕直言,要杜绝孩子发胖、复胖,就要引导家庭、社会将健康体重作为生活新理念,掌握科学烹饪技巧。
“我们推荐食用荷叶、砂仁、芡实、党参、白扁豆、茯苓、山药、莲子、薏苡仁等药食同源食物,推广冬瓜瓤汤、薏仁赤豆粥等食养方案,以饮食调养降低肥胖风险。”杜燕说。
除了为“小胖墩”带来充满药香的健康方案,该院还持续举办中医小儿推拿、艾灸等中医药体验活动,开展“中医中药进校园和小小中医师体验”系列活动30余场,通过中草药辨识、制作药贴等中医适宜技术展示等建成10个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扩大中医药文化辐射范围。
南川区还积极探索“中医药﹢康养”融合发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使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72%。南川区中医医院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合作,探索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中医康复理疗、慢性病调理等特色服务。艾灸飘香,飘到了在社区养老的老年人的床前。
中医药夜市
玩转新康养
华灯初上,位于南川区闹市的南商广场灯火璀璨。2024年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走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重庆站)主题活动启动仪式过后,一场国风与中医药文化碰撞、融合的夜市在此间登场。
无论是摊位服务人员,还是徜徉其中的游人,大都身着各式汉服。与南川往日弥漫着麻辣味的夜市不同,此时的夜市药香浓郁。
在互动体验区,女生、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制作各种中药小物品:用银杏叶、侧柏、茉莉花等制作书签;用使君子、决明子、槟榔饮片、川芎切片、鸡血藤切片,制作耳环、发夹、手链、项链;用陈皮、丁香、佩兰、薄荷等制作香囊。消脂美颜茶、洛神茶、陈王饮……各式各样芬芳、美观的中药茶饮,也吸引着人们驻足。
在中医药产业展示区、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名医名家义诊区,人们排起了长队。
在中医药良方妙技展示区、传统医药非遗展示区,除了有传统丸剂制作,还有充满新意的膏方棒棒糖。在永川桢楠的中医药香制作摊位前,人们不仅看到了健脾养胃香、守神辟疫香、九味益阳香等,还兴味盎然地拿起、细闻那些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禅香、凝露香、鹅梨帐中香等。
为了迎合当地人的“老饕”属性,在接近广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主办方布置了可供品尝的美味:南川区中医医院的摊位上,该院研发的参花养颜茶等几十种“尹子”养生系列产品已泡好迎客,此外还有各种加入可食用药材制作的曲奇、酥饼等糕点;几家药膳店带来了融合红枣、枸杞、天麻等30多种中药的美食。人们流连其间,有吃有动,健康相伴。
夜色渐深,夜市上的人们久久不愿散去。“夜市明天还有哦!”南川区中医医院工会主席王静逸说,“过段时间,我们还会结合冬令进补和膏方节再办中医夜市,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