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辽宁省大连市、天津市、江苏省连云港市、广东省广州市等14个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北到南,如同一串明珠,点亮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今,位于最北端的“明珠”大连已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东北全面振兴“跳高队”的重任,围绕“两先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和“三个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以改革创新续写下一个发展故事。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大连,感受滨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本报记者 刘嵌玥 阎红
“大连市将建设与城市地位相匹配、与‘两先区’高质量发展相融合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计划到2030年,成为国内公共卫生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大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赵作伟表示,大连市近年来积极探索构建“少得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健康“划重点”,以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推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将这座乘势发展的开放之城、创新之城打造为人们向往的健康之城、幸福之城。
瞄准目标干
2020年,大连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20—2030年)》《关于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逐步建成防控网格清晰、应急反应迅速、适宜平战结合、防控关口前移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分级有序、医防有机融合、医院特色鲜明、服务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体系。
瞄准上述目标,大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最新数据显示:大连人均期望寿命达80.73岁,孕产妇死亡率为3.20/10万,婴儿死亡率为2.21‰,主要健康指标稳固在全国第一梯队。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精准定义“少得病”、如何切实实现“少得病”成为大连的新思考。
今年8月1日,一套酝酿已久的“少得病”评价指标体系开始试行。《大连市“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围绕主动健康管理、健康生活方式、慢病规范管理、重点人群干预、健康和谐社会5个重点领域,从工作和效果两个维度设置“少得病”评价指标,充分发挥评价考核指挥棒作用,拿出科学的“打分器”来对“少得病”这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注脚加以评价。
非团体体检人群增长率、健康相关人工智能设备人群使用率、儿童健康成长因素、医养结合服务率……经前期大量调研和专业分析,大连立足于本地实际共设置23项健康重点指标,并对具体指标、计算方法、数据来源、评价意义、评价方法、所占分值等予以明确,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有效提供有力支撑。
赵作伟指出,数据对此项工作的推进发挥了关键作用。从“数据大”到“大数据”,大连市将打造一张联通市疾控中心和各级医疗机构的网,整合分析全市有效数据资源,并以政府名义公布,让从前不被关注的健康指标进入公众视野,以不断强化每个人作为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同时,通过客观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大连将有的放矢地改进和提升工作质量,引领医改新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少得病”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不局限于医疗卫生系统,“健康入万学万策万行”的社会治理理念贯穿其中。大连市卫生健康系统积极汇聚体育部门、红十字会等多方力量,共同控制主要健康影响因素。
“比如,溺水急救不能只靠‘120’,在实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全覆盖的同时,还要有大量的市民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因此我们将把人员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联合红十字会针对大学生、工人等群体加强应急救护培训,并由卫生健康部门颁发证书,通过全社会整体联动向健康迈进。”赵作伟介绍。
创建“防”高峰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防融合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大连市卫生资源总量丰富,31家三级医院中有9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有31个,数量位居计划单列市之首。在此背景下,一个个由医疗高峰牵头打造的疾病预防高峰日渐成形。同时,该市抓住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两个重点”,完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要疾病。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肩负着引领与推动区域脑卒中防控的重任。
“医院通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风早期识别行动及卒中急救地图管理等,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脑卒中四级预防网络。”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院长袁宏介绍,该院自2011年起深入社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随访工作,年均筛查、建档、随访及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超过6000例。
2023年7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入选全国首批“健康中国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医院。在大连市卒中急救地图不断扩容的基础上,该院与区域内二级医疗机构合作,联动各级“120”,共同构建完善的中风急救体系,开展中风识别知识普及,通过推广快速识别中风的“中风120”流程、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缩短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窗”。
“2023年,全市静脉溶栓病例相比2020年增加了177%,脑卒中患者到医院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DNT)的全市中位数从2020年的55分钟缩短至38分钟。”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神经医学中心主任、卒中中心主任陈东介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委员会今年7月公布的全国三级医院卒中中心综合质量管理排名中,该院位居榜首。
在科普宣传领域,大连市中心医院抽调全院学科带头人和各科室专家组建公益性健康科普讲师团,每周四19时至20时进行线上直播,开展专题科普和互动答疑,形成特色科普品牌。
在综合医院之外,以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和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大连市眼科医院)为代表的专科医院则各取所长,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提供强大的守护力量。
由原市妇产医院、市儿童医院、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家三级专科医院整合而成的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改变了过去妇女与儿童、保健与临床相互割裂的局面,从体制机制上实现了医防融合、关口前移。
“集团整合后,保健功能使临床功能得以向前延伸,构建从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到孕期健康管理、危重孕产妇诊治,再到儿童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诊治、儿科疑难重症疾病诊治的妇儿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院长王大庆说。
与此同时,该集团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儿科、中医妇科等省重点专科引领作用,将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应用于孕前调理、孕期保健、产后调理以及术前治疗、术后康复等阶段,中医药专科服务比例达90%,年门诊量达4.5万余人次。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CAMP)中心级单位之一,在大连市率先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工作,并主导起草了多项具有区域性指导意义的儿童青少年用眼健康策略。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张立军表示,希望通过联盟建设、学术交流等形式,发挥该院在全市的引领带动作用,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最新技术、前沿知识快速传递到各级医院,改变昔日单打独斗的模式,不断推动近视防控和诊疗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
打好“协同牌”
为健全传染病处置、预防干预、临床诊疗、监测评估等一体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连市在医防协同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整合大连市传染病医院、市结核病医院的医防职能以及大连市疾控中心的部分疾病预防控制、慢病管理等职能,组建东北首家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公卫中心作为大连市疾控中心临床基地,与市疾控中心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形成更为紧密有效的医防协同体系。
“市公卫中心将医防融合理念融入医院发展之中,成立感控与预防保健科、传染病防治科以及传染病与慢病管理中心,加速构建‘防治结合、三级联动、信息互通、多病共防’的健康管理闭环管理新模式。”大连市公卫中心院长路希维表示,与之前传染病医院的功能和定位相比,该中心的发展思路从传染病管理转向了健康促进。
以结核病防治为例,市公卫中心与市疾控中心联合实施“糖尿病筛查结核与早诊早治项目”,于今年上半年选取9家乡镇卫生院开展糖尿病患者筛查结核病工作,共筛查糖尿病患者5443人。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病率高达679.77/10万,是大连市2023年活动性肺结核新登记率36.7/10万的近19倍。
“通过与市内社区糖尿病筛查结果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大连市的农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仍具有较重的结核病疾病负担,这为调整大连市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路希维表示,经过医防融合项目的实施,传染病与关联疾病的“多病共防”原则已经改变了传染病传统的诊疗模式。通过早筛项目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对创新患者发现策略,加快终止传染病流行和改善患者预后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受限于影像诊断技术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不足,在疑似结核病、支原体感染等疾病的诊疗方面存在短板,并且对支气管扩张、肺癌等慢性肺病的诊断、随访与康复治疗能力较弱,亟待提供专业支持。针对基层“小马拉大车”的防治难题,大连市公卫中心与市疾控中心紧密协作,探索借助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和信息技术,创建大连市肺病健康管理平台。
“目前,平台已在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运行。人工智能辅助筛查减少了读片工作量,乡镇卫生院将AI(人工智能)读片异常的DR(数字X射线摄影)片子推送至县级医疗机构,市、县两级医疗机构的影像科医生远程即可完成读片和会诊工作。此外,通过创建智能化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系统,引导患者治疗后下转回基层,基层医生可以通过健康管理系统的提示与指导,继续为慢性肺病患者提供随访和康复治疗服务。以此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县域医共体与公卫中心的传染病防治一体化管理。”路希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