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李瑞兵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围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坚持“县强、乡活、村稳”原则,推行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改革经验先后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
一体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改革推行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16—2018年,主要任务是试点先行、典型引路,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山西省以各县人民医院为“龙头”,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县级医疗集团,实行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构建“管理一体、医疗同质、医防融合、能力提升、便捷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实现了一体化改革全覆盖。
第二阶段为2019—2022年,主要任务是示范引领、立法突破、巩固完善、提质增效。山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一体化改革地方立法,紧扣一体化改革示范县建设、“5G﹢远程医疗”试点、中国-世卫组织双年度合作医改试点项目等重点任务,全面巩固深化改革成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总体进展综合得分在全国名列前茅。
第三阶段为2023年至今,主要改革任务一方面是持续深化改革,放权赋能,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另一方面是健全工作机制,推进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双管齐下推进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山西省围绕“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强医工程,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积极构建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体化改革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山西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推深走实,医疗资源配置状况得到持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地方性法规率先颁布实施。2020年11月27日,山西省人大颁布《山西省保障和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办法》。法规明确了县级医疗集团的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规定县级医疗集团及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六统一”管理,增加慢性病早期干预、医养结合方面的内容,建立健全按人头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疗保障资金支付方式等。
“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强医工程有力实施。山西省级财政投入10亿元,用于支持2023—2025年实施的“建兜提”强医工程。该工程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医学教育、临床科研、要素保障等为重点,以目标绩效管理为手段,深化优质医疗资源增量提质,强化基层医疗卫生夯基垒台,优化县级医疗机构提标扩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优质高效的分级诊疗体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治理。进一步推动市、县党委、政府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由一位政府负责同志分管“三医”相关工作,坚定不移把医改推向深入。2023年6月,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和省医保局联合制订山西省县级医疗集团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试点实施方案,在全省遴选阳曲县、高平市、运城市盐湖区、万荣县、临猗县等15个县(市、区),开展县级医疗集团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试点。15个试点县(市、区)率先推进“三清一打通”,即摸清疾病谱和外转率前十病种、算清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账、厘清政府公益性投入责任,打通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和结余留用政策堵点。
基层改革活力不断释放。山西省建立健全了二级医院包乡、乡镇卫生院包村的工作机制。根据乡镇医疗服务需求,县级医院选派科室副主任及以上级别人员到乡镇卫生院担任执行院长或挂职业务副院长;县人民医院每月到乡镇巡诊1次,选派骨干医生每月至少轮流到乡镇坐诊4次;乡镇卫生院人员每年到县级医院参加1次轮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在临猗县探索“五权下放”,赋能放权改革,多维度倒逼县级医院提升能力,全方位激发乡镇卫生院发展活力。目前,这一改革举措已在全省推广。
“5G﹢远程医疗”试点项目建设高效推进。山西省投入5200余万元,遴选高平市、阳曲县、孝义市、运城市盐湖区、万荣县5个县级医疗集团,上接三级医院、下联乡镇卫生院,开展“5G﹢远程医疗”应用探索,以点带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目前在试运行阶段,省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完成4家三级医院、5个县级医疗集团、5家乡镇卫生院的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