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91306","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喀什来了“大医生”","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3-10-31 09:32:29","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首席记者 姚常房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的独特魅力。10月2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活动走进喀什,专家们上午在当地医院带教查房,下午赶到村里义诊,一直忙到晚上7时多。 国家卫生健...
  □首席记者 姚常房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的独特魅力。10月24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活动走进喀什,专家们上午在当地医院带教查房,下午赶到村里义诊,一直忙到晚上7时多。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多年举办培训班,推动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同时,开展义诊巡诊,特别是组织“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等先进典型走基层,开展健康讲座,向广大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未来,将继续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等健康科普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名医村头坐诊

  草木随秋变,杨树已半黄半绿。下午时分,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尤喀克喀孜热克(14)村,村民坐满了村头的小广场,村委会大厅里还有200多人在等候。

  他们在等谁?他们在等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等地的志愿服务医生团队。这些医生的专业领域包括心血管、感染科、妇科、儿科、外科等。

  与这些医生同行的还有喀什市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在义诊现场,他们一边当翻译,一边做学生。“还是心律不齐,你来听听。”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庄仕华将听诊器递给喀什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艾尔肯江·朱马。艾尔肯江·朱马喜欢跟专家一起义诊,“学习专家的敬业精神,也学习技术”。

  尤喀克喀孜热克(14)村村医热艳古丽介绍,该村有1300多户5000多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有220多人,常见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等。

  维吾尔族老人麦麦提9月刚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出院,这天特意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请专家瞧瞧。看完病后,老人不停地向医生鞠躬,连说“谢谢”。“喀什离乌鲁木齐1000多公里,开车将近20个小时。名医们要是一直能在家门口就好了。”麦麦提略带忧伤。

  “这里百姓的需求还是比较多的,有一些比较疑难的病例,手术难度会比较高。”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副书记、小儿外科主任医师董岿然不仅细心地解答自己专业范围内的问题,也将一些专业范围外的患者需求记录了下来。“有几位患者的情况,已经跟相关专家沟通过了,如果他们需要做手术可以去上海,直接联系我们就好。”董岿然说。

  义诊时间刚过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王正昕也已经联系当地医院收治了3名患者。“一方面,希望能经常走到基层,让更多人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让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王正昕说。

  普及健康知识

  健康科普十分迫切,这是义诊专家们共同的心声。“这里居民的健康意识还比较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很多疾病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因此一定要早,医生不能只看病,也要做健康科普宣传员。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王超说,宫颈癌等疾病能在更早时候治疗,效果好;到了中后期,治疗成本高,患者也更痛苦。她认为,相较于高精尖的方法技术,这里的居民需要更多健康防病知识和预防措施,如加强“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等。

  “拇指、食指、中指握住牙刷上部,手腕轻轻来回扫,牙齿外侧面45度角擦洗……”咨询口腔健康问题的村民,会收获一套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主任黄定明手把手教的“巴氏刷牙法”。黄定明说,不少患者既有口腔疾病,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

  健康科普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这几年,村民高盐的食物吃得少了,很多人也自觉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但是还不够。”今年已经是第6次入村的庄仕华,刚坐下就被不少村民认出来。他反反复复地对村民们说:“多吃蔬菜,晚上要少吃……”庄仕华说,健康科普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入手,如饮食要营养均衡。

  2016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肖颖彬曾在喀什义诊过一次。“喀什这些年进步很大,尤其是医疗硬件水平提升很快。但是面临疾病谱的变化,这里医疗服务与居民健康需求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小。”再一次走进喀什,肖颖彬对不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居民强调,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带教当地医生

  在喀什,“名医走基层”还有一个“超慢速版本”:援疆专家在这里援助半年、一年甚至三年,不仅让患者受益,也让当地医生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有了进步。

  提起前几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的两例Ⅰ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孙氏手术(主动脉根部置换﹢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的援疆专家,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心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闫新建很欣慰。

  “做复杂、高风险手术最怕的就是在手术关键时刻需要某个器械或药品时,结果却没有。”闫新建说,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属于心血管外科领域的“天花板技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所以,从一开始,心血管外科中心就计划建立一个全面、系统性的治疗平台,进行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四分叉血管、术中支架、心肌保护液……20多种需要预备的必需品写满了科室的白板,准备所需物品足足花了闫新建和同事们几个月时间。在闫新建看来,对于术前危急,术中要经历深低温、停循环、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来说,外科技术很重要,患者意外情况的处理和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同样不可忽视。

  一年援疆期已经过半,转眼就要入冬。喀什地区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较多,天气逐渐变冷会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病的危险因素增加。“如果我们做不了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患者就要到乌鲁木齐去治疗。转运过程中,血管很容易爆。”一想到这一点,闫新建就感觉到强烈的紧迫感。

  做好全链条、多方位的术前准备,是闫新建开展孙氏手术计划的第一步。要让当地医生独立开展Ⅰ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后面还有3步:请后方专家来喀什进行手术,送当地医生去系统地进修,协助进修回来的医生独立开展手术。这里的每一步都不简单。

  10月8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主任阿迪力江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进修3个月。10月12日,闫新建请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孙图成,成功完成了一例Ⅰ型夹层孙氏手术。10月20日,闫新建和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当地医疗团队合作,顺利进行了另一例Ⅰ型夹层孙氏手术。目前,接受手术的患者都成功撤除呼吸机,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