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金伟
江苏省无锡市的赵先生,平时经常在长三角地区出差,做核酸检测成了他的日常必需。“太方便了。”这天下班,赵先生看见了设在无锡市经开区金融一街的一处核酸采样小屋,几分钟完成了一次核酸采样,如此便利的体验让他称赞。
15分钟服务圈
在江苏省无锡市,经过科学选址布局,遍布城乡的2600多个便民核酸采样小屋已在近期正式“上岗”,构建起了一个安全可靠的“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
“以前做核酸检测都要去医院,排很长的队,等很长时间。现在好了,公司附近就有采样点,人不多,方便快捷。”赵先生说,在采样小屋的登记窗口用身份证刷卡登记,到采样窗口接受采样,采完就走,什么事都不耽误。
在金融一街,陆续有附近楼宇的上班族赶来采样点,保持一米间隔的队伍井然有序;采样人员两手伸入采样窗口长臂胶手套内,按规范动作进行消毒后,用采样拭子采样、留存样本,整个过程在1分钟左右。
江苏省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刁文凯介绍,无锡市以社区管理网格为单位,结合人口分布情况,按照每3000人一个的标准设置采样小屋,采样小屋主要设置在车站、小区、商超、酒店、大型企业等人员集中的场所附近。小屋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建设,由相应就近医疗机构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他单位指定人员管理,同时负责工作人员、设备、质量控制等日常管理工作。
此前,无锡市共有200余个采样点,分布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将采样小屋作为常设点位,不仅可以在常态化防控状态下方便重点场所重点人群,也是出现疫情隐患需要开展大范围核酸检测时的有力补充,所有采样小屋6个小时就能完成190万人次的采样工作。”刁文凯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采样小屋也能就地转为健康小屋,继续服务社区群众。
采样能力扩容
“受深圳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启发,无锡市委市政府研究并部署了这项工作,以采样小屋的形式对全市核酸采样能力进行扩容,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刁文凯介绍,从今年4月开始,无锡街头的采样小屋越来越多。为了让采样小屋在运营管理上有据可依,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制定了《无锡市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小屋管理规范》,对核酸采样小屋的选址、基本设施、人员配备、个人防护、标本采集和运输、医疗废物处置及异常情况处置作了明确规定。
“点开配套的手机App,哪个采样点在线,哪个离自己最近,一目了然。”刁文凯介绍,采样小屋的设置数量能够基本满足无锡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不仅如此,无锡还配有多台移动式核酸采样车,作为采样小屋的有效补充,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做核酸采样。
刁文凯介绍,每个采样小屋均为标准的正压设计,设置至少1个扫码登记窗口和2个采样窗口,装配有空调、双重过滤系统、紫外线灯等设备,同时分设垃圾区、乘坐区和样本区;外部采样区设有采样台,可依次完成信息录入、核酸采样。采样小屋可以提供全程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零接触”服务,满足市民“愿检尽检”需求。
刚刚完成一个班次的采样工作,小屋里的工作人员徐然开始了消毒工作,除了使用紫外线杀菌装置消毒40分钟外,还要用酒精擦拭物表,保证消毒效果。“打开正压新风系统后,小屋内部气压便高于外部,可以有效阻止外部气流进入。在小屋里采样,不用顶着严寒酷暑、风吹雨淋了。”徐然说,因为小屋有了正压环境,医护人员在小屋里不必再穿成“大白”样,舒适度提高了很多。
“目前,采样小屋还处于初步运行阶段,我们也在监测一些数据,比如每日平均工作量等,以便不断优化小屋布局和人员调配。”刁文凯表示,除核酸采样外,小屋可应时而变、应需而变,提供健康服务、便民休憩、城市景观等功能,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城市精细化管理。
短评
小屋虽小,作用却大
“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这是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的最新会议要求。设置核酸采样小屋,在实现采样能力扩容的同时,也方便了市民,关爱了医护,是一举多得的有益探索。
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应对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流行新阶段,面对传播速度更快的病毒,所有防控措施更要以快制快,而核酸检测是判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是落实“四早”要求的关键举措。采样小屋方便市民就近采样,有利于提升市民主动检测的积极性,有利于早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从而实现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采样小屋的布局上,要充分考虑人口分布、医疗资源分布、区域特点等因素,提高设置的精准性、科学性及合理性。
与此同时,采样小屋的设置有助于缓解医护人力资源的紧张。目前,我国大部分核酸采样工作由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承担,一旦遇到大规模核酸检测,势必会给日常诊疗带来一定影响。采样小屋改善了核酸采样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操作规范和标准、开展统一培训和考核,让非临床医务人员开展采样工作,成为一个可供探索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