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87960","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患者隐私,岂能随意晒网上","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3-02-06 11:29:40","condition":"来源:健康报","thumb": ""}
□乔宁(媒体人) 近日,江苏省昆山市某医院一名男性妇科医生在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一张女患者接受治疗时的...
□乔宁(媒体人)
  近日,江苏省昆山市某医院一名男性妇科医生在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一张女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私密部位照片,并配文“上班绝对严肃,下班放浪形骸”。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网民的一致谴责。医务人员在社交网络平台泄露患者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警钟究竟要敲到何时!

  在医疗场景中,患者让渡个人隐私是出于疾病诊疗的需要,前提是基于对医生职业操守的信任。妇科疾病诊疗通常包括生殖系统探查、性生活史问询、隐私部位护理等环节,对女性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尤为必要。

  该涉事医生随意发布患者隐私照,既违背医德,也是一种侵权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恪守职业道德,遵循医学伦理规范,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依法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目前,该涉事医生已被暂停执业,相关部门的调查还在进行中。一次下班后的“放浪形骸”既给当事人留下了沉重的教训,也给医务人员群体和医疗机构再次敲响了警钟——知法守法、规范行医的底线不容践踏。

  这样沉痛的教训,此前并不是没有,但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去年,山东省日照市某医院一名男性麻醉师在妇科手术时进行直播。事后,涉事医生被刑事拘留、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开除,当地政府、卫生健康局、医院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管理责任的11名相关人员被追责问责,代价不可谓不惨痛。然而,一年之后,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医院疏于对员工的法治教育,日常管理稀松疲软,客观上会形成滋生违法违规行为的土壤。杜绝此类现象,整饬行业风气,必须继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法治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法治建设的通知(试行)》要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学法用法的考核,将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考核和竞聘上岗的重要依据;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将法治建设情况纳入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和要求并不缺位,缺少的是每一位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入脑入心。

  随着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医务人员的日常生活、执业行为被更多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医疗机构要严格约束医务人员在平台上发布公职行为信息的行为;医务人员也要管住自己的任性,别把晒患者隐私不当回事,以免毁了自己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