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可心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坐落于藏北高原,被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环抱,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一半。藏区流传着一句话:“险在昌都,美在林芝,远在阿里,苦在那曲。”
2019年7月,随辽宁省第四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抵达那曲市之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书记许晓光从没想过,自己此后的人生会与这里难分难舍。
“当时,那曲市人民医院刚刚完成‘创三甲’,组织让我接棒,带领队伍‘强三甲’。”许晓光回忆,到达那曲市稍事休整,他便与同事们一起对医院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均有极大提升空间,其中儿科尤为明显。
那曲市人民医院是西藏海拔4000米以上人口最密集地区的医疗中心,每年新生儿数约为4000名,但儿科普通病床与新生儿病床加在一起只有30张。“一床难求”是医院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很多患儿及其家属只能挤在走廊里,或赶到200多公里外的拉萨市就医。许晓光当即决定:“改!”
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许晓光与同事们主动放弃“十一”假期,加班加点推进工作。2019年10月21日提交改造报告,10月27日完成改造,10月31日全面投用改造后的儿科。全院病房资源被重新调配整合,儿科病房数量翻了一倍。保温箱、呼吸机、监护设备、急救药品……一批先进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也同步配齐。
条件改善后,受益的是当地的老百姓。那曲市索县一名早产儿住院10天后转危为安、顺利出院。这名早产儿的爷爷颤抖着双手,为援藏医疗队队员献上洁白的哈达,他说:“现在医院环境好了、技术高了,我们的孩子才能被救回来,感谢你们。”
除了将儿科整饬一新,援藏医疗队队员们还在许晓光的带领下,聚焦群众健康体检需求,对原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体检接待站、临床检验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的全市首个体检中心;针对医院科研乏力状况,建成具备生物样本库、病历资料库、影像资料库等功能的高原医学研究中心;重新整合高原中医康复科医疗设备,建成传统医学、现代康复、康养结合功能分区明确的中医康复中心;修建医院文化长廊,通过展示医院发展脉络、表彰优秀员工提振士气,增强医院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用‘辽宁速度’打造‘那曲高效’”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越来越多的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住院患者转院率明显降低,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
为了真正将技术留在当地,许晓光带领队员们填补当地240余项技术空白,并不断完善传帮带制度,使当地学员能独立开展近60项技术,确保390余种病不出市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在他们的带动下,2021年,那曲市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临床实践考试通过率达100%。
援藏期间,许晓光始终惦记的还有一件事。初到那曲时,许晓光与许多同事都曾出现高原反应:心跳加快、轻微头疼、讲话气喘,走路仿佛脚踩棉花,一句话常要分段讲才行……一些同事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急性症状。同时,许多藏民也饱受高原病困扰。
“援藏医疗队有句话,要‘上得来、待得住、下得去’。怎么做到这一点?难道只能被动等待身体适应环境?又该如何更好保障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民的健康?”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惯性,让许晓光一头扎进“科学克服高原反应”的课题中。
许晓光带领团队建立了氢氧医学实验室和运动干预实验室,开展高海拔氢氧医学等研究探索,率先进行高原有氧运动科学干预的理论实践,打造“吸氧为主、吸氢为辅、喝氢为补”的高原习服新模式。他们还帮助那曲市首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全身多系统疾病关系及互作机制的研究”。为保证课题研究效果,一年半援藏期满后,许晓光主动提出再延期一年半。
“现在,多款适应高原环境的氢氧设备已经研制成功,生产出的氢水也达到了通行要求。我们与那曲市人民医院合作,对那曲市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观察。初步观察显示,高原习服新模式对提高高原人群健康指数效果极佳。”许晓光说。
离开那曲市后,许晓光的援藏工作并未结束。作为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面向生命健康的高原氢氧设备的研制及产业化”负责人和柔性援藏人才,他继续带领那曲当地科研团队推进项目落实,建立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援受协同高原眼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康复的临床科研模式。他还带领科研团队推进区域协同创新项目研究,建立多糖提取和新材料研发工作平台,对虫草、贝母等当地特色药材进行功能开发,建立生产线,带动当地经济与产业发展。
“援藏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使我的内心更加充实。”许晓光动情地说,“缺氧不缺精神,精神推进事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