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可心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许多医务人员还记得这样一幕:一根氧气管,一端插在主刀医生张伟的鼻孔里,另一端从他耳上绕到脑后,贴身垂下,穿过手术衣,连上给氧接口……通过背后的这根氧气管,他与手术间的患者吸着同一个钢瓶里的氧气,一次次将藏族同胞从死亡线上拉回。他也因此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辫子医生”。
来自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张伟是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2015年8月初,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到通知,要紧急选派一名骨科医生加入首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听到这个消息,张伟第一时间提出申请:“我有26年军龄、24年党龄,参加过援疆和四川抗震救灾,有在民族地区和艰苦条件下开展工作的经验。这么重要的任务,请组织让我上。”
到达西藏后,张伟迫不及待地投入工作。那时,当地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大量患者急需治疗,他总有一种“时不我待,恨分身乏术”的紧迫感,连续开展多项新手术、新技术,救回了一名又一名原本在当地无法医治的藏族同胞。
然而,在高原开展复杂手术有个大难题:操作力度大、时间长,医生耗氧激增,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手术中,张伟常出现心率超过13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低于80%的情况,不得不暂停一下,吸一会儿氧气。这样的工作节奏容易影响手术进程。于是张伟开始思考解决办法。
有一天,张伟从电视播音员胸前夹的麦克风获得灵感。当时的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老院区条件非常艰苦,每个手术间只有一个大的氧气钢瓶供氧。术中,张伟就通过一根背后的氧气管,与患者“同呼吸、共命运”,共战病魔。这项小发明帮助他在一年间开展22项填补当地历史空白的新手术、新技术。
2016年3月的一台手术,让张伟记忆深刻。一辆救护车送来一名从高处坠落的重伤患者。经过快速评估,张伟初步诊断患者发生颈椎严重骨折脱位并伴有高位截瘫。“来的路上经过四五百公里的颠簸,患者还活着就已经是奇迹。”张伟判断,必须开展颈椎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
这是西藏历史上从未开展过的大手术,存在高风险,但如果继续往内地转运,患者在途中就有可能失去生命。面对患者家属和同事们的惊慌、焦虑、担忧,张伟没有犹豫,坚定地说:“这个手术我来做。”
“虽然我们完全没有经验,但我们愿意集全院之力保障,你可以直接调动任何资源。”时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院长的米玛多吉给予的信任和支持,让张伟深受感动。
没有合适的手术床,张伟就和同事们一起拼凑组装,自己躺上去实验,以保安全;麻醉科和ICU没有相应的术中管理和术后看护经验,张伟就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安排远程求教。连一个小小的垫枕,他都联系上海的同事拍好照片、标好尺寸发过来,让后勤人员手工制作。
经过充分、细致的准备,手术按计划进行。张伟吸着氧气整整做了8个小时的手术。手术成功了,他却累得整整躺了3天。看着患者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身体功能恢复正常,张伟感叹:“用我倒下3天,换他站立一辈子,值了。”
张伟深知,仅靠自己和援藏医生们救治藏族同胞远远不够,帮助当地医生提高技术水平才最要紧。因此,除医疗工作外,他全力推进科研、教学工作。由他发起和主办的首届西藏自治区骨科论坛和手术技术学习班,吸引了来自西藏各地区的骨科骨干,甚至吸引了一些科室组团前来学习;由他主持设计的研究项目“高海拔地区髋部骨折和股骨头坏死发生机制和适宜救治技术”,获得自治区重点科技项目立项资助,促进了对当地骨干医生的有效带教培养。医教研水平全面提高,为人才培养按下了“加速键”。
一年援藏任务结束了,张伟对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注和贡献并没有结束。作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长期特聘专家,他不定期返回西藏授课,并带动自己领衔的“健髋中国”科普行动走进西藏,不定期组织安排西藏当地骨干和年轻医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
“在援藏干部中,‘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这句话很流行。语句简洁,但足以说明我们援藏人的情怀。一年援藏工作只是埋下了种子,援藏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援藏精神一直鼓舞我前行。”张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