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博爱医院秉承“厚德、精医、博爱、奉献”的精神,在“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的发展思路指引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成为二级甲等医院,成为延安市备受群众信赖的民营医院。
延安市博爱医院院长呼延小川表示,多年来,医院坚持“学科搭台、人才托底、质量保障,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理念,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品牌优势逐渐显现。
强内联外 打造人才梯队
在内部人才培养上,医院从建院之初就制定长期培训计划,选定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内部拜师学艺、传帮带、外部进修学习等形式,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技术水平。医院先后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大型公立医院建立了人才进修机制,多次派出医护人员前往进修学习。通过医院积极培养,一批青年人才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医院的骨干力量。在老专家的带领下,医院建立起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医院遵循请进来、送出去的培养模式,在邀请各学科专家来院讲课、带教查房、开展“师带徒”的同时,每年常态化邀请知名专家来院开展技术协作,借助省级医疗资源下沉、服务下沉等,加速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外部医疗资源引进上,医院以建立名医工作站的形式,先后聘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泌尿科、眼科、儿科等多名省内知名教授定期来院坐诊、查房、带教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把省内优秀专家请到“家门口”。医院还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向省级知名中医拜师学艺,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传承中医文化。
此外,医院还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管理办法,对高层次医学人才和急需的专业人才引进提供全方位支持。截至目前,医院已先后引进陕西省康复中心等多家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如今,延安市博爱医院人才库中,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有138名,其中,正高级职称的有12人、副高级职称的有31人;荣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的有1人、西安市三八红旗手的有1人,还有数十人获得省级、市级荣誉称号;21人任省级各类学术委员会委员,17人任市级学术委员会委员。
多点发力 构建学科高地
近年来,延安市博爱医院坚定实施“科教兴院”战略,以学科建设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到高起点确立学科建设方向、举全力完善学科建设条件、高标准加强医院建设基础、全方位打造学科建设平台。医院学科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有心血管内科、骨科、康复科、影像科、检验科、麻醉科6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在专科发展上,医院还打破常规,实现内外协作,整合院内优势学科,成立了手足显微外科、儿童康复科、骨神经康复科、产后康复科、皮肤医学科、日间照料中心、临终关怀中心等,既满足了患者诊疗需求,又实现了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为做优做强优势学科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引领 推动技术进步
学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医院诊疗技术的“全面开花”。疼痛科开展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硬膜外神经阻滞、周围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臭氧等治疗技术,10年来为9.6万余名疼痛患者解除了病痛;手足显微外科开展断指再植手术超过1000例;心血管内科开展针对房颤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一项项新技术体现了医院的医疗技术实力。
延安市博爱医院紧跟时代医学发展前沿,大力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腔镜治疗、内镜治疗、无痛治疗、脑卒中防治等已发展成为医院的特色诊疗品牌,内窥镜检查和治疗例数在二级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每年开展儿童康复近千人次,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儿康治疗区域中心。
补齐短板 做大特色学科
为助力健康延安建设及区域社区养老事业发展,2020年7月,医院开始规划建设位于延安市新区的社区医院,以及位于老城区的康复专科医院。目前,康复专科医院已正式运营,社区医院预计2026年底投入运营。延安市博爱医院康复专科医院项目总投资达2.1亿元,规划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00平方米,主要提供残疾儿童康复、成人康复、养老护理等服务,设置康复治疗项目30余项。社区医院、康复专科医院建设是延安市博爱医院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将全周期、全方位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未来,医院将矢志不渝实施“人才立院、科教兴院”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学科技术实力,为健康延安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文图:张晓东 李学东
编辑:魏李培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