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503471","toptitle":"","toptitle_color":"","title":"“国产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走进齐鲁制药","title_color":"","subtitle":"","subtitle_color":"","crtime":"2025-06-10 17:18:26","condition":"来源:健康报网","thumb": "image/20250609165046_58665.jpg"}
 近日,“国产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和北京日报客户端联合主办,京报传媒承办,20余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组成媒体调研团走进齐鲁制药,从研发创新平台搭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打造等方面,观察国产好药如何“炼”成。

  近日,“国产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和北京日报客户端联合主办,京报传媒承办,20余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组成媒体调研团走进齐鲁制药,从研发创新平台搭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智能化生产基地打造等方面,观察国产好药如何“炼”成。


  用有温度的科技创新

  助力实现行业“三领跑”


  在中国医药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正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飞速发展。民族药企如何一步步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不断赶超国际水平,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媒体调研团在齐鲁制药找到了答案。



  自创立以来,齐鲁制药持续驱动品牌非专利药、生物类似药、创新药的开发,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项,208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截至2025年6月),建设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品管线。

  齐鲁制药一直坚持实现“有温度的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好药可及”。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第一至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齐鲁制药累计已有100个产品中标并续约。自2013年起,齐鲁制药在产能储备和智能化制造方面做了大量准备,让一些原本使用量在百万级的药品跃升至千万级,真正做到了让群众用得上、用得起国产好药。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研发,在“仿制+创新并重”的研发战略下,十余年来,齐鲁制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已从占销售收入比重5%~8%提高到10%~12%,每年仅在仿制药研发投入方面的费用达10亿元至12亿元。2024年,齐鲁制药研发投入达到43.8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约为12%。研发投入占比的提升,反映出企业在研发管线上的提档升级,研发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


  从制造到智造

  实现“0”到“1”的标准化生产


  在技术突破上,齐鲁制药攻克“双功能组合抗体制备技术”与“超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瓶颈,自主建成国际领先的MabPair组合抗体技术平台,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在齐鲁制药核心生产区域,媒体调研团先后参观了真核原液车间、抗肿瘤冻干制剂车间、小瓶冻干车间等智能化生产基地。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化控制系统协同作业,齐鲁制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严格把控药品质量。从原辅料投入到成品出库,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全流程可追溯,助力创新药实现从“0”到“1”的标准化生产。


  产学研媒深度互动

  共话“品质引领 好药可及”


  为进一步激发医药产业新动能,搭建先进理念、科研成果、发展经验的交流展示平台,“国产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活动聚焦医药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通过产学研媒深度互动,助力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品质引领 好药可及”专题研讨会上,药学专家、媒体代表、企业代表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共识:在当前大众对国产药的认知普遍不足,对国产药有着“低价=低质”误解的情况下,媒体、学界、药企、监管部门需要加强联动,多渠道、多维度进行科学传播,让公众对国产药多一分了解、多一分信心。

  据悉,“国产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系列活动将持续关注我国医药产业热点,走进更多民族药企,将调研拓展至全国,打通信息壁垒,促进沟通交流,赋能行业发展,惠及更多百姓。


  文图:汪盈 马卫国
  编辑:刘欣茹 李宁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