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长垣市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以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为核心,全面推进健康生活普及、健康服务升级、健康保障完善以及健康产业发展等工作,收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等荣誉。
“中国厨师之乡”的健康实践
“在饭店尽享佳肴后,又在烹饪文化博物馆中回溯饮食文化脉络,此番行程,收获颇丰。”从河南省新乡市骑行至长垣市的牛先生说。他在长垣市品尝当地美食后,又在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内体会到倡导合理膳食、推崇健康饮食的理念,直言不虚此行。
长垣市的烹饪文化历史悠久,可上溯至3700多年前的厨师鼻祖伊尹。历经岁月更迭,此地的美食文化与健康饮食理念已广泛影响周边区域。当地厨师在食材选取时,尤为注重食材的康养功效,持续探寻健康饮食的创新路径,生动诠释了药食同源的理念。
张福海在“中国厨师之乡”长垣市经营饭店已逾20载,谈及本地美食与健康的关系如数家珍:“以肉丝带底为例,此菜由猪前腿精肉与绿豆粉皮等烹制而成。猪肉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修复机体组织;绿豆粉皮则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有效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而且,这道菜整体口味较为清淡,油脂及重口味调料使用较少,契合健康饮食标准。再如红烧黄河鲤鱼,以黄河鲤鱼为主要食材,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钾、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能为人体提供充足营养,对心脑血管健康大有裨益。若在烹饪过程中采用少盐、少油的方式,便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长垣市群众健康饮食理念的形成并非偶然。中国烹饪文化博物馆作为烹饪文化的展示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馆设有一楼中厅以及“中华烹饪,源远流长”“天下滋味,悉在庖厨”“食治养生,讲究中和”“万变千姿,筵席艺术”“海纳百川,厨乡长垣”五大展区。其以烹饪历史发展为线索,系统梳理各历史时期的中华烹饪文化,从全新视角展现出“中华烹饪”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成为健康餐饮文化“长垣样板”的鲜活例证。
“中国医疗耗材之都”的社会风骨
在长垣市的驼人集团医学博物馆内,新乡医学院麻醉学专业学生高翔心生感慨颇多。馆内以不同年代的透析器、透析管路等耗材为例,从材质的革新,到工艺、性能的全方位飞跃,记录着血液净化耗材领域的持续进步。驼人集团打造了全科医学博物馆和中国医疗器械博物馆,在这里折射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演变的脉络。
巴掌大小的探头对着腹部进行扫描,在智能眼镜前便能精准呈现彩色图像,轻松洞察皮下脂肪毫米级的存在位置。不久前,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医企对接大会在长垣市召开,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掌式彩色超声显现仪吸引众多目光。该设备不仅针对超重肥胖检测,小巧的机身还能应用于全身检查,借助AI智能技术,可满足不同临床科室的多样需求。
新乡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培山说,长垣市的医疗耗材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一路走来,长垣市以敢为人先的创业风骨夯实了长垣市医疗耗材产业发展的根基;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来袭时,不计得失,全力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诠释了长垣市医疗耗材产业责任担当的大义风骨;目前,长垣市已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4个,承接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18项,参与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70项,拥有专利2600余项。这种在产业发展中,既有对长远战略布局的坚守,又有对新技术、新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构成了长垣市医疗耗材产业坚守创新的进取风骨。
从老年服务到智慧医疗的跨越
“刚做完理疗,再饮用药茶,顿感浑身舒畅。”午后,刚刚完成经脉理疗的张大爷一边惬意地活动着双臂,一边说。张大爷居住在长垣中西医结合医院附近,闲暇之时,他常来医院进行理疗,舒展身体。
张大爷是长垣市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提升社区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以及推行老年友善服务的众多受益者之一。长垣中西医结合医院不仅深入农村、社区,为高龄、空巢、失能等重点老年群体提供上门健康监测与咨询指导服务,以满足居家老年人的个性化健康需求,还开展家属护理培训,向子女及护工传授穴位按压、药浴、熏蒸、拔罐、外敷等适宜技术,并给予饮食指导,倡导健康饮食理念。
在老年友善环境建设方面,医院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确保各类设施设备安全、便利且符合老年人使用需求。院内地面采用防滑且无反光材料铺设,设有无障碍卫生间,门的宽度适宜轮椅自由进出。此外,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医院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并及时反馈体检结果。同时,积极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对慢性病患者实施积极干预,并提供健康及心理咨询服务。
长垣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庞卫东表示,长垣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医疗服务创新领域持续发力,成果显著。首先,实现了医疗资源的高效共享,秉持医疗健康信息“一盘棋”的理念。通过联乡通村的方式,建立远程会诊、检查、病理、影像、心电及消毒供应和院前急救等“一站式”资源共享中心,搭建县、乡、村三级双向转诊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和公共卫生系统的共建共享,让群众能够便捷地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其次,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构建业务数据“一张网”。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梳理整合电子病历、健康档案、全员人口、基础资源4个数据库,深入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医共体信息平台的融合,医共体内患者的历次就诊信息、病例信息、签约档案、健康体检和随访信息能够即时调阅,显著增强了群众就医的获得感。
同时,以数据为驱动,构建就医服务“一条链”。以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目标,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切实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就医在基层”的改革目标。着力打造县城15分钟、乡村30分钟急救圈,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和救治能力,全方位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庞卫东表示,在长垣市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从源远流长的烹饪文化中孕育出的健康饮食理念,到医疗耗材产业彰显出的社会担当与创新精神,再到中医药健康养老与智慧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长垣在探索健康县域建设的一系列实践中,切实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健康福祉。展望未来,长垣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在健康领域持续深耕细作。
文:李季
编辑:郭晓薇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