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为居民提供科学、规范的体重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通州区)近期正式启动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建设项目。目前,该区一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含央属、市属、区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全部开诊。
据悉,此次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建设项目重点打造社区“一免三优”服务模式。“一免”是指对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重管理门诊就诊的患者,免除门诊挂号费用;“三优”是指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将体重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形成“评估-诊疗干预-随访”服务闭环;优化社区体重管理专业团队人员配置,重点打造中西医结合等多学科协作模式;优化上级医院转诊渠道,对复杂疾病、系统性疾病导致的体重异常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就诊。
日前,北京市通州区大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迎来首批患者。“这里离我家不远,下班后也能来。”家住马驹桥镇的张先生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科学减重服务,而且还免挂号费,既放心又实惠。”“中心的首批患者是经过家庭医生团队询问意愿、给予建议后前来就诊的,针对肥胖患者,我们会从饮食、运动和医疗手段三个方面给予干预。”大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曹健说,体重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为患者建立交流群,并通过打卡积分等方式,帮助患者坚持减重。
“体重管理门诊开设前,我们联合三级医院,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了相关培训,优化了社区专业团队人员配置,并注重将中西医结合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带到基层医疗实践中。”通州区临床营养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委员马皎洁介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等多家位于副中心的三级医院,拥有多年的体重控制相关治疗经验,在此次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建设项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马皎洁表示,复杂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体重异常患者,可以通过基层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就诊。
“肥胖可能与激素、血糖等因素有关,我们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帮助患者找到问题的源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门诊办主任王红喜介绍,在此基础上,医疗团队会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此外,医院还成立了肥胖与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MDT)特需门诊,涵盖一站式评估、个性化教育、多学科协作、精细化管理、全程随访等,能够为患者制定包含饮食、运动、心理及药物治疗等在内的个性化干预方案。
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打造儿童多学科体重管理门诊。通州区妇幼保健院组织儿科医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专业团队,共同打造了儿童多学科体重管理门诊,通过中医干预、饮食调理、健康指导等诊疗手段,切实改善儿童青少年“小胖墩”现象。下一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结合儿科医联体建设,统筹首都儿研所等优质医疗资源,将儿童体重管理诊疗服务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延展。
通州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区将统筹辖区专业医疗资源,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指导,依托医防融合机制,构建“筛查-评估-跟踪-干预”全周期管理模式,着力做好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工作,切实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文图:赵晔芳 徐聪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