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西医协同的创新发展之路怎样走?安徽省蚌埠市中心医院(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深刻思考、积极探索给出了解答。12月24日,该院被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省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单位,为蚌埠市中西医协同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中西医协同是一门学科,更是技术方法学的“试验田”。近年来,蚌埠市中心医院立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在推进健康蚌埠建设中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彰显和放大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优势,探索出一条中西医互鉴互补、互通互融的发展新路径,汇聚发展合力,推动中西医协同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勇担使命 创新中西医协同“蚌埠模式”
蚌埠市中心医院以改革创新为“引擎”,驱动中医和西医双向“奔赴”,厚植中西医协同沃土,创新打造中西医协同发展“蚌埠模式”。蚌埠市中心医院大力开展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中西医协作诊疗,建成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蚌埠市“十三五”临床重点扶持专科、2021年度安徽省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项目协同单位。“中医跨境医疗健康服务创新模式”入选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第三批“十佳”制度创新案例。将中西医协同诊疗中心列为“远航计划”领航科室,设置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全力支持中西医协同发展,以“旗舰”标准努力打造“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协同发展模式。
强基固本 提升中西医协同服务能力
蚌埠市中心医院从机制建设入手,从模式创新突破,从人才支撑发力,以深化合作为抓手,打造优势特色专科,进一步提升中西医协同服务能力,聚力打造中西医协同诊疗中心,目前已成立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中心4个、中西医结合优势专科18个。
目前,该院中西医结合方向已经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具备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的优势。该院采用现代医学技术,结合中医优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并发症、风湿类疾病等疑难重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协同治疗在妇科、儿科、男科等领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医院荣获中医药方向相关奖项,承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十余项,发表中西医协同及中医药方向SCI及国家级核心期刊相关论文30余篇。
蚌埠市中心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持续强化中西医协同人才支撑作用,制定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专业培训、强化学术互鉴等方式,培养中西医兼顾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医院中西医协同诊疗中心有医护人员96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博士后1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37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各2名;第一届“安徽省卫生健康骨干人才”2名;蚌埠市名中医1名,蚌埠市杰出青年中医1名。此外,医院还探索跨国合作新路径,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共绘医疗创新发展新蓝图。
示范领航 打造中西医协同“新高地”
立足新阶段、新起点,蚌埠市中心医院将持续加快推进中西医协同相关重点项目建设,以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型医院,构建“1个本部、2个分院、23家医联体”多院区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模式。围绕重点专科内涵建设、中药药事服务能力、中医康复服务能力、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中西医人才培养能力、中西医协同科研能力实施“六大提升工程”,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中医药成果转化创新、中西医协同服务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五大创新”,助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蚌埠市中心医院将进一步推动中西医协同,从医疗、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西医健康服务,建设高质量、创新型、智慧化的现代化高水平医院。
文:王宏伟 李景
编辑:郭晓薇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