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表现为女性经期或经期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有的人还会引起腰骶疼痛,甚至引发剧痛昏厥。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部分患者可伴随头痛、乏力、恶心、腹泻等,多见于青年女性。继发性痛经是因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而致的痛经,多见于中年女性。
在治疗和缓解痛经的过程中,益母草被广泛应用。益母草素有“妇科圣药”之称,它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对于妇科常见血证,如崩中漏下、痛经等均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用于治疗痛经、产后止血及促进子宫复原,疗效确切。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将益母草做成药膳,用于痛经的日常调理,以下是几种益母草药膳的做法:
1.延胡索益母草煮鸡蛋
延胡索20g,益母草30g—60g,鸡蛋2个,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丢弃药渣,喝下蛋汤。月经前5—7天每天喝一次。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之功,延胡索具有行气止痛之效,二者合用,延胡索的温性可缓解益母草的寒凉,且二者均可治疗痛经;鸡蛋中含有较丰富的铁,铁元素在人体中起造血和在血中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作用。三者同煮,攻补兼施,达到活血补血、行气止痛之功效,长期服用对痛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益母草香附炖鸡肉
益母草、香附各100g,鸡肉250g,葱白5根,将葱白拍烂,与鸡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煎后饮汤,食鸡肉。
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之功,葱白具有通阳发汗之效,二者与益母草同用,达到温补阳气、理气止痛的功效;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此药膳对于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食疗作用。体弱虚寒患者长期服用此药膳,可滋阴补血、活血调经、温补阳气,适用于治疗和缓解痛经。
3.姜鸡酒
黄酒200ml、生姜200g、母鸡1只、艾叶200g、益母草50g,一起加水煲汤,喝汤食肉,可分多次服用。此药膳经前3天开始服用,经期停用,经期结束2天后再继续服用3天,6天为1个疗程。下一个月经周期再服用,连服3—5个月经周期。
黄酒暖肝肾、温冲任、通血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艾叶养血调经、温通血脉、下走血海;母鸡养肝血、滋肾阴,益气补中而资生化之源,还能制姜、酒之温燥;益母草辛散苦泄,入心肝血分,善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生姜温里散寒、温中和胃,助生化,降辛燥。鸡和黄酒相伍,健脾和胃,有祛瘀、养血、止痛之功效,作为基础方剂加减可治疗各类型的痛经。
益母草既是一味传统中药,也是药食同源之品,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应注意的是,一些身体虚弱或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让传统中药充分发挥疗效。
文: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药学部 侯新娟
编辑:李宁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