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的王先生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其脾破裂、左前臂骨折。在当地医院历经两次手术治疗后,王先生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液体,遂被紧急送至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
该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张晓雨了解患者病情后,第一时间指挥团队为患者开通急诊通道,完善腹部CT检查,再次评估病情,明确诊断该患者为十二指肠残端瘘。
根据王先生的病情,张晓雨指示“内外夹攻”,即经鼻放置营养管至十二指肠残端“内引流”+ 腹腔置引流管至十二指肠残端“外引流”。手术在介入引导下顺利完成。术后,每天经鼻肠营养管引出墨绿色胆汁样液体约1000毫升,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近年来,张晓雨团队收治了近百名周边市县区术后吻合口瘘、肠瘘、直肠阴道瘘及直肠膀胱瘘等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良好口碑。张晓雨拥有多重身份,既是胃肠专家,也是学科带头人;在医院是院领导,在院外是淮安市人大代表……
张晓雨副院长为住院患者查体
胃肠专家:孜孜不倦探索新技术
作为胃肠外科专家,从医20余年以来,张晓雨以“仁心、仁术”为初心,以“为百姓服务”为宗旨,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在他的带领下,该院胃肠外科以腹腔镜技术治疗胃癌、结直肠癌、疝为特色,专业覆盖大多数腹部外科疾病,包括胃肠道疾病、肛肠疾病、急腹症、疝与腹壁疾病、消化道肿瘤及临床营养支持等。
张晓雨技艺精湛,敬终慎始,在淮安市率先开展3D腹腔镜下胃肠肿瘤根治术、腹腔镜下腹壁无切口结肠癌根治术以及腹腔镜下各类型疝修补手术;带领团队常规开展“杂交修补技术”治疗巨大腹壁疝,难复性、嵌顿性腹壁疝,腹腔镜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定期开展胃肠肿瘤MDT(多学科综合治疗),给予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
学科带头人:带领外科系统蒸蒸日上
在张晓雨的带领下,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甲乳外科、血管外科等专科实力发展迅猛。尤其是肝胆胰外科,可成功开展众多重大复杂手术,填补了多项全市技术空白。
同时,该院外科系统也发展迅猛。普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骨科先后创建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手术质与量均大幅提升,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
医院管理者:防疫医疗两手抓
优势专科的不断涌现,是医院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该院省重点专科数量增至12个。如何在下一轮省重点专科评审中再创佳绩,是张晓雨当前主抓的重点工作。他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创建准备工作,解决难题,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分管门诊部的院领导,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张晓雨多次率队,在门急诊、发热门诊、核酸采集点、各病区和厦门路院区等重点防控点位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层层压实责任,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张晓雨还多次率队至厦门路院区现场办公,提前做好病房及人员管理等工作安排,并对总值班人员能力建设及责任心提出要求,直面风险和压力。
淮安市人大代表:心系百姓就医难题
今年以来,多地散发疫情,张晓雨在参加淮安市两会时提出提案,进一步完善淮安市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保障机制。
张晓雨在提案中提出:一是建立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绿色通道机制;二是建立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快速响应机制;三是建立“120”“110”“12345”等紧急救助类热线联动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将患者安全、及时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四是及时面向社会公开疫情期间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情况。
文:王惠 王宇
编辑:王天鹅
审核:朱永基 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