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县级医院之一,近年来,瑞安市人民医院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积极探索、改革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创新推动智慧化公物仓建设,努力实现闲置资产保值增值、共享共用,让资产动起来、活起来,有效提高了资产管理使用效益,探索出了一条资产管理和应用的新路径。
预算先行 强化资产配置硬约束
瑞安市人民医院坚持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在资产配置环节,医院全面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扎紧预算“口子”,夯实预算支出“盘子”,按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支出进行分类管理,从源头避免资金浪费;在预算安排上坚持“有保有压”,优先安排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重点科研教学项目和基本运行支出,重点压减日常变动费用及非重点、非刚性支出,做到“无预算不配置,超标准不批复”;做实项目支出,组织主要支出部门开展多轮项目论证,通过完善考核机制、优化预算编制、强化过程监管等措施,2024年,医院累计压缩各类预算81项,合计金额达6700万元。
摸清家底 奠定资产盘活基础
瑞安市人民医院出台《瑞安市人民医院资产管理制度》《瑞安市人民医院资产巡查制度》等9项制度规范,明确了主管部门、使用科室等管理职责清单,实现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为资产盘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落实责任到人,通过分级分类管理,在各科室明确资产管理员,严格执行资产处理程序,对处置、出借、报废等作出明确规定,防止资产流失;完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定量和加减分等方面设置考核指标,建立评价结果与科室综合考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力推动科室资产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有效盘活 确保闲置资产保增值
瑞安市人民医院强化数据赋能,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推动资产“上云”,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动态监管,让数据多走路、线下少跑腿;搭建“掌上公物仓”小程序,在全院建立共享共用系统,通过“一键式入仓”“网购式出仓”,实现资产调剂时间从14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将单位闲置、利用率较低的资产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通过调剂使用,让闲置资产“活起来”。
医院借力设备效益分析平台实现精益管理,在不断提升管理精细度的同时,进一步延伸管理轴线,部署构建设备资产效益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大型设备的资产效益评估。通过对使用科室、大型设备资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逐项分析,指导协助使用部门针对存在问题立行立改,形成PDCA资产效益管理工作模式,助力医院设备资产保值增效。医院资产综合管理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建立设备资产效益分析联动机制,为设备购置决策提供依据,仅2024年就支撑设备预算核减近1000万元。
文 :黄敏
编辑:于梦非 刘欣茹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