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特别的捐赠仪式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第三学术厅举行。来自英国的建筑学专家科尔比先生携家人来到遂宁,将家族珍藏的一幅《遂宁卷轴》捐赠给遂宁市中心医院。
据悉,1916年,两派军阀势力在遂宁城区对峙。为平息战乱,博济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前身)院长陶维廉和英国公谊会教友饶德伟、韦济恒在交战双方游走、斡旋,帮助遂宁避免陷入战火。为感谢三人的义举,遂宁商会以蜀绣制作了两幅锦旗,其中一幅送给了陶维廉,另一幅送给了饶德伟、韦济恒。这个被称作《遂宁卷轴》的锦旗,曾经出现在陶维廉的一张照片中,但一直没有找到实物。遂宁市中心医院在寻找陶维廉相关物品的过程中,找到了饶德伟的后人科尔比先生,沟通中得知另一幅《遂宁卷轴》就保存在科尔比家族成员中。
捐赠仪式上,科尔比先生表示,其家族曾就《遂宁卷轴》的归属问题多次商议,最终一致认为该文物应归还故土。他同时追溯了卷轴背后中英民间人士跨越世纪的和平善举,并展示了一本记载1916年卷轴赠予仪式细节的英文历史文献,以此佐证这段跨越国界的友谊渊源。
《遂宁卷轴》为典型蜀绣作品,高2.13米、宽0.92米,兼具历史与艺术双重价值。蜀绣(观音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黄海彦分析指出,该卷轴采用齐针、二二针、二三针等传统蜀绣技法,边框以四季花卉与缠枝莲纹为饰,其针法严谨细密、针脚齐整匀净、色彩明丽协调,充分展现蜀绣“和、齐、细、密,平、光、顺”的工艺精髓。据其估算,完成此幅绣品需三位资深绣娘协作半年以上。
遂宁市中心医院计划将《遂宁卷轴》长期陈列于院史馆。医院党委书记杨宏伟在致辞中指出,该卷轴的回归如同一座时空桥梁,串联起百年前英籍人士斡旋停战的和平义举与医院百年发展历程,其与老药箱、旧病历等文物共同构成医院历史的集体记忆。他强调,博济医院百年发展绝非孤立轨迹,而是中英善意跨越国界、贯穿时代的文明结晶,是无数仁爱者以善念与行动共同铸就的精神丰碑。
除了《遂宁卷轴》,科尔比先生还向遂宁市中心医院捐赠了一些与中国有关的物件,包括他的母亲曾经在中国穿过的中式童装、虎头鞋,他的祖父用来学习中文的字典、二战时期来中国时学习四川话的书籍。在捐赠仪式现场,科尔比先生还向遂宁市红十字会捐赠了爱心基金。
文图:遂宁市中心医院提供
编辑:徐梓峰 王政清
审核:万懿 王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