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七旬阿伯。4天前,阿伯吃饭时不小心吞下鱼刺,随后出现吞咽疼痛,在家附近的诊所就诊,吃了些口服药物,没有效果。阿伯就想通过咽饭团的方式,将鱼刺推下去。但随着阿伯症状越来越重,咽口水都疼痛难忍,才到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阿伯误吞的鱼刺存留食管时间长,已造成食管穿孔,更危险的是鱼刺靠近主动脉。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血管,发自心脏,向全身各部输送血液,直径约3厘米,而且压力非常高,主动脉破裂时,可以把血液射2米多高。
食管穿孔不容小觑,可引起致死性的纵隔炎、纵隔脓肿和主动脉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很高。损伤性食管穿孔最常见原因就是食管内异物,如鱼刺、枣核等锐利的硬物。鱼刺穿破食管后,口水、胃液、食物都能通过破裂处进入纵隔,使纵隔内形成炎症,周围组织变脆,容易破裂。加上鱼刺非常靠近主动脉,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造成主动脉破损,出现生命危险。
多学科协作化险为夷
家属了解病情后,同意马上手术。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急诊科、消化内科、胸外科、麻醉科专家迅速集合,快速完善术前检查和备血后,立即到手术室行食管内异物取出术。
患者当时有以下危险因素:
1.鱼刺呈折刀状,两端长4厘米,而且很厚,将鱼刺剪成两部分,分开取出可能在抖动时损伤主动脉。
2.损伤已发生4天,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大,可能造成食管较大破口,后期如果出现食管瘘、纵隔感染,花费高、预后差。医院多学科团队经过商量后,决定由消化科医生全麻下取出鱼刺,一旦主动脉受损伤,胸外科专家马上开胸作主动脉修补。
麻醉科医生蔡晓东对阿伯快速实施了麻醉,消化内科医生罗钧沛进行胃镜检查。胃镜下可见阿伯的食管中上段有一根粗大鱼刺,两端均已刺穿食管壁,鱼刺上还有食物残渣,在食管内就能看到主动脉在不停搏动。
罗钧沛使用特制的取出器,将鱼刺套扎,一点一点将鱼刺脱出。顺利取出鱼刺后,医生们的心头“大石”还没有放下来。在鱼刺刺破的地方,黏膜有明显的破损和炎症反应。为避免消化液继续进入纵隔,医生又在胃镜下对破损处进行缝合。一系列操作完成后,大家才如释重负。
凭借着消化科精湛的技术和胸外科、麻醉科的通力合作,目前,阿伯已经脱离危险,生命体征平稳。医院多学科团队凭借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团结协作精神,将对患者的损伤降到了最低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鱼刺卡喉莫大意 民间偏方不可行
看到这里想必您也知道了——“吞饭压下去”“吞醋软化”等土方法是不靠谱的。鱼刺卡喉不是小事,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
据新闻报道,广州有一位45岁陈先生被鱼刺卡喉后,用喝醋等土方法试图缓解,但疼痛未减轻;4天后,因鱼刺穿主动脉不幸身亡,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因此,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提醒公众:咽喉异物、食管异物千万不要自行喝醋,吞咽米饭、馒头等,也不要听信所谓的民间偏方,一定要第一时间来到医院,让专业的医师及时处理。
最后提醒大家,被鱼刺卡喉去医院不挂口腔科的号,挂耳鼻喉科或者急诊科的号均可。
文图:韩向前 曹惠仪
编辑:郭晓薇 刘欣茹
审核:王政清